貝森特是財政部長,當4月9號美股大跌引發美債收益率飆升時,是他勸說川普將對等關稅除中國外延期90天,這裏大有深意。
今年上半年美債有6.5萬億到期,大部分集中在6月份,這個世界上最為此事著急的,恐怕就是身為財政部長的貝森特了。他要考慮如何才能還得起這些債務。一般是發新債還舊債,可是財政部每個季度平均新債發行量為2萬億,如果突然增大發行量,是很難找到新的買家的,勢必會引起收益率大幅升高。通常美聯儲會為國債收益率引發的金融動蕩兜底,注入流動性的repo,或降息,或直接入場買國債(QE),這些強大的工具會保證金融危機不再重演。
可是,美聯儲在有些情況下不太會願意放水,比如,通脹高企的時候。
如果川普現在開始全球對等關稅,我們應該會在一兩個月內見到通脹,正好就是5月6月的樣子。那個時候如果大量發行國債,美聯儲就難辦了,放不放水?不放國債收益率要爆,放了通脹要飆。
所以貝森特建議川普延期90天是對的,等6月償債高峰期過了再全麵搞關稅,美聯儲就沒有理由不救市了:)
所以在6月前,債市收益率會有一次飆升,股市也會大跌,這個時候可以趁低買入。然後等待美聯儲減息和放水,就像疫情後一樣,各類資產狂漲,因為通脹在聯儲大放水的貨幣政策和川總全球關稅的加持下肯定是會來的。通脹下股票是硬資產,必然會漲的。
那既然美聯儲知道財政部困難,會不會預防性救市呢?主動下場把沒人買的國債給包圓了不好嗎?這種可能性很小,因為美聯儲還是想讓市場自己調節,而不是去人為幹涉。曆史上的救市也都是補救型的,比如2008金融危機,2020新冠危機,2023矽穀銀行危機,都是先“崩”後“救”。
接著川普還會繼續關稅的事,不要以為延期90天就萬事大吉了。90天後會繼續,就像之前汽車關稅,延期一個月之後不也實行了嗎?
以上的推演是在川總與各國拿不到好deal的assumption上得來的,如果川總的art of deal管用,像《海湖莊園協議》中描繪的那樣,談判桌上拿到deal, 各國央行都來買美債,或者同意把快到期的美債轉換成百年永續長債,那就是另一番景象。又或者川總能從其他地方搞來這大筆的錢,比如說doge省的,烏克蘭撤回的,還有關稅上多收的,可是真的很難啊,哪有那麽多啊?
個人看法,不做投資依據
關稅貿易戰開始美債收益率為何飆升,
反而說別人“不懂裝懂”… 可悲可歎!
俺之前不大明白股市財經,對4/9股市大跌
與美國債收益率飆升之關係感覺很模糊。
4/9股市大跌使俺的退休儲蓄損失慘重,
這才開始關注並探究其深層原因。
昨天花了些時間仔細閱讀了大作,
並就相關問題查詢了ChatGPT -
茅塞頓開啊。
川兒的關稅貿易戰攪得周天寒徹!
短短兩周內老川讓美國的財富縮水20%!
這是老川的億萬富豪支持者說的:
Trump ‘eroding’ US brand, has made the country 20% poorer in 4 weeks using Euro as Ref (米國財富縮水不僅僅是股市崩盤暴跌;再加上美元兌歐元匯率從1月9日開始一路下跌,跌幅10%!), Trump’s billionaire supporter Citadel Hedge Fund (城堡投資) CEO and founder Ken Griffin said Wednesday 4-23-25
https://www.semafor.com/article/04/23/2025/citadel-ceo-ken-griffin-trump-is-eroding-us-brand-and-making-the-country-poorer
股市,債市整體大幅下跌主要不是簡單的”拋售多於買入“,而是“蒸發”。 當人們對其的預期變差時,隻要有一小部分拋售,股指就會下跌,這表示以原來的價格賣不出去,股值下跌,價值蒸發。賣股票得來的錢等待買進低值時的股票或收益較高的債券,沒賣出的市場上的股票已經不值那麽多錢;沒進入市場的錢也不敢買進。 總的說整個市場的價值蒸發消失了很大的一部分。 因為股市本來就是虛擬價值,是由人們的信心/預期支撐的。
六月是美債集中付息的時間段,美國不會出台刺激股市回升的任何政策,相反還要出台其他政策使股市繼續下跌,其中很可能包括將中概股踢出股市,這樣就進一步將資金趕到債市。
除了邏輯分析,我所用的分析軟件是TradingView,我的結論來自這些債券的行情US05Y,US02Y, US10Y, US20Y,US30Y,以及NDQ, DJI,TSLA, AAPL, NVDA, GOOG, META, MSFT的價格顯示,特別是周線和月線,玩股票的你們自己去看數據吧,別盲目地聽別人說。
另外還有一個市場恐慌指數JNK,可以作參考。
美國股市下跌美國國債就上升。
這次就不是的。股債匯三殺。
時代不同了,川普是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