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CoreWeave 到 OpenAI,再到 Intel:英偉達的三步棋,Intel 股價翻倍很可能隻是時間問題
第一步:CoreWeave: 先供貨、後入股、後加持、再保底
先供貨:CoreWeave 的雲平台幾乎全部基於 NVIDIA GPU,率先部署 H200/Blackwell 等最新代際產品,成為 NVIDIA 最重要的外部雲客戶之一。
後入股:在 IPO 前,NVIDIA 已持有 CoreWeave 約 6–7% 股份,把客戶關係升級成“客戶+股東”的雙重綁定。
後加持:① 業務麵:2023 年就簽了約 3.2 億美元的平台服務合同,NVIDIA 本身變成 CoreWeave 的大客戶,保證資源消化。② 資本麵:2025 年 IPO 定價 40 美元時,NVIDIA 直接以 2.5 億美元 anchor 投資托底,讓 IPO 順利落地。
再保底:2025 年 9 月,NVIDIA 又簽下 63 億美元長期合同,承諾若 CoreWeave 出現閑置算力,NVIDIA 直接買走,合同一直到 2032 年。這幾步連在一起,形成了“產能—資本—需求—收入”閉環。CoreWeave 股票翻了好幾倍。
第二步:OpenAI: 超級訂單鎖死未來需求
2025 年 9 月,NVIDIA 宣布對 OpenAI 投資高達 1000 億美元,並賣給 OpenAI 大量數據中心芯片。
雙方計劃部署至少 10 GW NVIDIA 係統,相當於約 400–500 萬塊 GPU,首階段 1 GW 計劃在 2026 下半年上線。
這幾乎等於鎖住了 NVIDIA 至少一整年的高端 GPU 產能,也給市場傳遞出:未來兩三年 NVDA 的訂單已基本“排滿”。將來open ai上市,股價至少4倍以上。
第三步:Intel: 鎖供應、分散風險
同期,NVIDIA 宣布以 50 億美元買入 Intel 股票,並與 Intel 合作開發數據中心 x86 CPU、帶 GPU chiplet 的 SoC 產品。
這很可能是為分散製造風險,避免對台積電單點依賴,降低台海衝突或關稅帶來的風險。
一旦 NVIDIA 把部分 GPU 或 chiplet 代工訂單交給 Intel,Intel Foundry 業務將獲得實質性突破。美國政府也會樂見這種“本土製造”方案。
結論:Intel 股價翻倍並不誇張
過去兩年,NVIDIA 用三步棋: CoreWeave、OpenAI、Intel 完成了鎖客戶、鎖需求、鎖供應的戰略閉環。對 Intel 來說,這將是重塑代工地位、重新拿回增長和毛利率的曆史機會。如果合作順利落地,Intel 股價翻倍甚至更高都是合理的中期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