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這幾天我們都在談做正確的事。我想說:試一試,才知道什麽是正確的事

(2025-08-31 20:47:20) 下一個

想看清楚自己很難。每個人的天賦、能力、努力程度都不一樣。如果不去試一試,你永遠不知道什麽適合你,所以我覺得什麽都應該試一試。嚐試是認清自我的唯一途徑,但嚐試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關鍵在於,當發現自己錯了,要有勇氣立刻停下來。

段永平曾分享過一次慘痛的經曆:他在投資表現優異時產生了自負情緒,去做空百度。起初隻是小試牛刀,後來因為不服輸不斷加大籌碼,結果被市場夾空,累計虧損1.5–2億美元,甚至導致一個賬戶至今未能恢複。更嚴重的是,他把現金儲備消耗殆盡,錯過了金融危機中真正的好機會。巴菲特早就提醒過他不要做空,但他沒聽從,結果付出了慘痛代價。

這次經曆讓他深刻反思,並總結出三條原則:不做空、不借錢、不做不懂的事。

其實,這正呼應了他常說的:“做對的事情,把事情做對”。

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明知道是錯的事情,為什麽還會去做?答案是:因為錯的事情往往有短期的誘惑。抽煙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人們往往不是不知道,而是不願意停下。事實上,隻要在發現錯誤時立即停止,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那都是最小的代價。

“做對的事情”,就是選擇正確的方向,避免去做那些明知錯誤的事;

“把事情做對”,則是在正確的方向上,不斷學習和改進,逐漸減少錯誤。就像打高爾夫,偶爾把球打下水不可避免,但可以通過練習降低失誤率。

在投資中,“做對的事情”就是明白買股票就是買公司、買它未來的淨現金流;“把事情做對”則是學會看懂企業的生意,理解它的價值。這不僅適用於投資,也適用於人生和企業管理。真正優秀的公司,秘訣不在於做了什麽,而在於堅決不做什麽,都有一份很長的“Stop Doing List”。但這裏還有一個重要的事實——怎麽給企業定價,其實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企業的價值本質上是未來現金流的折現,而未來充滿不確定性:行業變化、競爭格局、政策環境、技術迭代,任何一個因素都會改變長期價值。投資人再聰明,也難以完全看清未來。市場價格每天都在波動,看似精確的模型往往隻是一種幻覺。

既然很難精確定價,投資的關鍵就不是“算得特別準”,而是要方向正確:買好公司,避免做錯事,在理解企業生意的基礎上耐心堅持。

總之,隻有不斷嚐試,你才能認清自己,才能知道什麽是正確的事情;而在發現錯誤時立刻止步,並在正確的方向上把事情做好,才是真正的成長。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