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的貼文在這裏:
https://www.wenxuecity.com/blog/202507/82458/1909.html
討論“大而美法案”對QSBS(Qualified Small Business Stock)的提升額度,很多人以為隻是對創始人有利,其實我們普通投資者通過PE也能受益,關鍵是結構設計好。
核心邏輯很簡單:
假設我們投了一個早期項目,是一家小型C公司(C-Corp),比如AI、芯片設計、工業機器人之類,估值低於7500萬美元。
PE基金進場時正好是它的首次發股(primary issuance),這時我們作為LP間接買到的股票,是符合QSBS條件的。
隻要持有5年以上,未來公司被收購或上市時以股權方式退出,我們最高可以免掉1500萬美元的資本利得!
總結一下玩法:
1. 公司必須是C-Corp,且資產不超過7500萬美元;
2. 投資必須是首次發行股票(原始發行),不能是二級市場買入;
3. 公司主要經營要符合資格,不能是銀行、酒店、餐飲這類;
4. 持股時間超過5年;
5. 出售方式必須是股權退出(不是資產賣出);
6. 享受的是聯邦免稅,有些州也承認,部分州不免;
7. 每人免稅成本10倍!
為什麽這是對我們有利的大好事?
華爾街早就知道這條規則,很多風投、PE基金都在用;
我們隻要作為合格投資者投進PE,讓基金投到早期C公司,就能“搭順風車”享受QSBS;
這相當於是給我們中產和高淨值人群的一個“免稅窗口”,特別適合高增值項目的布局。
舉個例子:
你投了一家AI芯片公司,進場估值3000萬美元,占5%,花了150萬美元。
5年後公司IPO,估值3億,你這部分股權市值1500萬美元。
按照QSBS,你這1350萬美元利潤是免聯邦資本利得稅的!
如果按20%稅率算,等於節稅270萬美元!!!
現在的大而美法案還把QSBS的上限從50%提升到75%,有可能未來全麵恢複到100%。這讓通過C-Corp退出的長期項目具備了非常誘人的稅收優勢。
以前大家都說PE不好玩,因為雙重征稅,其實隻要選對時機、結構設計得當,C-Corp + QSBS 是徹底合法的“免稅工具”。
PE要投,也要投對方式、投進C公司、拿到QSBS股票、耐心持有5年。
誰說普通人隻能看華爾街收割?這波我們也可以一起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