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股市計劃比預測更重要

(2025-08-09 14:51:07) 下一個

很多人炒股靠情緒:股市漲了就天天看賬戶,生怕錯過;一旦大跌,又裝作看不見,有的人甚至“忘記了密碼”。

其實真正該看的,是在市場大跌時。越是跌得多,越要冷靜、理性地打開賬戶,按照事先定好的計劃逢低加倉。

不要恐慌,大跌其實是市場在送錢——前提是你有準備、有計劃。

美股曆史經驗告訴我們:牛長熊短。真正的大熊市並不常見,就算像今年4月那樣,也不過是回調了約20%。這一次,大概率也不會更深。更何況9月份美聯儲大概率減息。

與其每天盯盤、分析技術圖表,不如製定一個簡單可執行的加倉策略。比如我個人的計劃是——每下跌1%加一次倉,但這隻是一個例子。

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每2%或每5%加一次。關鍵不是精確預測,而是提前想好怎麽做,並在市場波動中按部就班地執行。

策略也不隻一種。有的人喜歡定投指數,有的人會選擇在回調中買入跌得多的龍頭股,比如AI、雲計算、電動車、半導體等板塊的頭部公司。這類優質股往往跌得猛、反彈也快,前提是你手上有計劃、有彈藥。

大跌的時候,賬戶往往是血淋淋一片,全部都是紅的,這時候更容易受情緒影響、做出錯誤決定。

但恰恰也是這個時候,市場在悄悄把機會遞到你麵前——如果你夠冷靜,能執行你的計劃。

機會往往是瞬息即逝的,沒計劃根本抓不住。

對於資金較大的用戶,還可以考慮用對衝或賣出現金擔保的Put來獲得更穩健的收益,降低成本。

當然,前提是你留有子彈,做好倉位管理。計劃再好,如果前麵就加滿倉,到後麵也隻能眼睜睜看著機會溜走。

而且我們也要認清一個規律:每一次回調,投壇都會恐慌,各種“美國要完蛋”“美元快崩了”的觀點就會冒出來。這些情緒是常態,關鍵是你能不能提前把思路理清,不被這些聲音牽著走。

記住:計劃+執行 預測+情緒。

真正的高手不是從不虧錢,而是能在別人恐慌時穩住心態,把握住送錢的機會。

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資金和承受力,製定屬於自己的策略,但請記住——不要等到牛市來了才想起密碼。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