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和公司博弈專利產權的職場十年經曆:5. 複而往之(上)
伽子羅衿
縱使群魔亂舞,沒有光亮,知道暗中有鬼也是不那麽好抓的。此時總部專利事務由一位失意的公司元老、白人W負責。伽子90年代中期入職時,W在總部獨占一大辦公室,意氣風發、指點江山,如今坐在隔間,基本隻分管總部專利事務。看來這正是他能盡其才的崗位。公司為提振受醜聞打擊的士氣,召開全體員工大會鼓勵發明創新。會上,W被表彰為公司專利發明最多之人。脫離一線業務卻能源源不斷搞出具體發明,在伽子看來實屬奇特,近乎“見鬼”。那位印裔高管P亦在該評審委員會中,他們一夥人共同審理員工提交的專利申報材料。
此時的W已非昔日,臉上不僅刻上了歲月,以往緊繃著的臉現在常現笑容。他email一堆Google搜得的軍用車椅文章敷衍伽子,或拉伽子坐旁對著屏幕滑動著文章口若懸河地忽悠,始終就是不公示P的申報材料,但態度卻始終耐心熱情。伽子轉而求管檔案的一位白人老太太,她同樣拒出示材料,稱需主管批準。問:“發表專利不是為給天下人看的嗎?怎麽內部員工反不能看?”她笑而不答。再問P的同作者還有誰?她同樣有笑無答,以專業的方式希望伽子不要為難她。伽子回頭再找W,他依舊耐心熱情地打太極,稱自己說了不算。伽子不甘,反複奔走二人之間,然毫無進展。
知道公司規定午餐不能飲酒,卻從未聞可以對天下公開之物竟對自己的員工保密一說。他不認為W在認真執行公司規定,反認定這幫人頭上三尺之外根本就沒有神明;隻要出事風險不大,他們什麽事都敢幹。權衡是否直接找高高在上、作壁上觀的部門大頭頭M,伽子最後決定放棄。伽子尚有另一項更重要的專利發明,直接牽扯M,現在須集中精力挽救恐遭同樣命運的這另一項。可惜當初沒有留心那黑人女律師的62歲事項,要不或許有多一份底氣,一個也不放棄。
此項要挽救的發明發生於M掛帥的美國國路局(NHTSA)項目中。美國政府決定升級汽車碰撞安全評估,在原有車體正麵碰撞基礎上再新增車體正麵斜碰撞,該項目即為此升級做推演。升級中新增添一項乘員頭部損傷評判,道是我們國人說“No”或者人家老印說“Yes”的那種搖頭晃腦,在斜撞車時搖晃得太快會把大腦晃出大毛病來。斜碰撞中,司機頭部撞向車窗前角尚可,氣囊終可借這個角落鎖住頭部的搖晃;難為了前排邊上那另一位乘員,衝向窗前中部空間的頭,隻能順著胸前展開著的氣囊滾滑,沒有任何機製可借助去鎖住頭部的大搖晃,所以這位乘員的頭部如何去保護便成了個挑戰。
項目分給伽子去做的就落在這個倒黴的前排乘員上。伽子在忙於第一階段基線評估(baseline)時,日本總部組成三人小組全力研發新安全裝置應對這個挑戰。他們嚐試了能想象到的所有手段,包括安全帶氣囊化、車前窗中部添加氣囊,安排多個氣囊各種組合等,效果均有限。獲得他們報告後,伽子正好完成了初期的基線評估任務,理所當然也關注上了這份挑戰。
伽子仔細分析了乘員頭部衝擊中搖晃規律,就當大頭頭M在公司內部大會上宣布現有傳統技術無法實現這個安全使命(mission impossible)、並如此上報美國國路局(NHTSA)時,靈感來了,給出了方案:僅在發生斜碰撞時,專門打開現成的為車側邊碰撞安裝的側邊窗簾氣囊(side curtain airbag),讓它衝擊乘員麵前正展開著的氣囊快速滾動到前窗中部,期間氣囊的滾動可以抵消頭部回甩時產生的致命轉動,同時它仍舊執行其原先設定的緩衝頭部撞擊的任務,一舉兩得。這裏巧在氣囊的轉動和頭回甩的轉動在要緊處正好彼此互逆。
伽子手中的工具現成,很快就模擬出了這份成功和所需要的參數控製。這個手法既簡單又巧妙,利用現成的裝置不需要添加額外的附件。然後他寫上個報告上交。
這時的公司實質上被德國部管理著,日本人失去了對美國高管的耐心去委托做事認真的德國人,讓德國那邊管了美國這邊兩三年。管伽子小組的德方小組接報告後安排撞擊實驗驗證,結果如願。重新忙碌後,完成使命的模擬與撞擊實驗的驗證重新上報美國國路局(NHTSA)。
這次伽子向公司提交該專利時有意將其大大國際化,連德方碰撞實驗技術員都列入作者署名。從此兩地開會屏幕當鏡頭轉向伽子麵前,這位技術員會誇張地手捂著臉作不好意思的耍鬼狀。耍鬼總比真鬧鬼好多了!
繼P主管事件引發警覺後,對此同樣提交後久無回音之發明,伽子這次就將信直寫給部門大頭頭白人M那。前後凡有關這個發明的信,必表訴這兩點:1)日本總部組織力量費極大力氣亦無果;2)M自己曾公開宣布現有技術無法完成之使命(mission impossible),現被伽子解決了。不僅如此,還進一步強調:除非找到目前還不存在的非傳統手段,任何當下傳統手段解決這個問題都逃脫不掉采用伽子的發明。
(全文:1.始於孟浪,2.續而徨之,3.奮而抗之,4.恍而過之,5.複而往之,6.破產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