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出白帝城》第六章 柳暗花明,遷居開業

(2024-10-23 17:07:58) 下一個

位於長江邊上是我縣的水碼頭,也是唯一一條通向外邊的黃金水道,從這運出的物資主要是煤,常年不斷地順江而下,因下遊岸商家居多,人口密集,煤足稀缺物資,雖然我縣的煤產量不是很大,但內耗之後還是綽綽有餘,農民大多用樹權和樹根煮飯取暖,隻有極少的鄉鎮和縣城才用煤。而關外對煤的需求量則很大,當然價格就比通水路的城鎮要高出許多,隨之而來挖煤和運煤便成了很多人的謀生手段。挖煤比一般工作辛苦且風險高,收入確比其他工作要高出不少。我有一個舅爺就以運煤為生,生意可謂興隆,從造船、收煤、運煤實施一條龍服務,從而他幾乎壟斷了我們當地的運煤生意。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用樹木造的大肚子船,是一次性的,煤裝好後便把入口全部密封好以免雨水浸濕,所以造船用的木材不需要十分經久耐用,也不需要刷桐油保護,上麵也沒有桅杆和風帆,沒有供人居住的設施,隻有一個放在露天用於煮飯的鍋灶。貨船因順江而下.行駛僅依靠前後兩個舵,前舵需要兩人操作一,後舵星是主舵則需一人便足夠了。船上工人都備有簑衣和鬥笠,隻要不是大風大浪,他們便風雨無阻,輪班開船盡量把貨早點送到。整個航程一般需要十五天左右,這期間老板提供費用。由於行程的凶險難測,其實風險是極大的,特別是後舵手,也就是一船之長,他們的號令絕對具有軍隊的威嚴,幾乎舵工的生命都由他們的技術高低主宰著。由於時有翻船事故的發生,走一次需要十幾天,利潤高風險大,老板給船員的待遇很高,跑一次船幾乎連他全家人一個月的生活費都包幹了。雖然如此,不是生活所迫萬不得已,大多數人也不願幹這項營生,因為常常聽到一去不返的家人站在江邊哭天嗆地的哀豪聲,令人心碎,其慘狀不言而喻了。長江運輸中輪船的數量增加了,體積也在不斷變大.縣城出外乘船的人也增多了.河邊沒有用於停靠船隻的躉船,上下輪船的人就用山木伐推著輪船接送,輪船不管上下水都得頭朝上遊,臨時穩舵,這於岸邊是有一定距離的,因而我們縣城對這種下船的方式有個專用名詞叫做遞漂,我猜想這個名字的由來無非是傳遞於漂之中的行程罷了。這些遞票的船工除了用槁摪之外,還需要有個手工工具,那就是細長的鐵杆手工製作時加個代鉤的耳朵。固定於杆頭時得加固連接於杆頭的牢固措施,因為篙杆抓住了輪船的船體時,這個鉤是穩定船的關鍵,這些上下於河邊的輪船團為它們燃燒的是煤,停靠的下遊各個碼頭雖然是各種不同派稅的起航點,但煤價大大高於我們縣的煤價。上遊的各碼頭的價格也比我們縣高出不少,當時輪船是沒有夜航的,江中漂遊的航標燈也是航道行走的警示牌,完全不起夜航的作用,輪船行走由於速度快,船的兩側要掀起力量不同的波浪,對同行於航道的其他船隻要造成威協,所以在行走的小型船之中遇到輪船經過時早早地就要做好接浪的準備.這種場景十分壯觀。人們的心隨著波浪的起伏而上升和下降,在波峰時船好象在水山上,在波穀時船又好似船消失了.這是輪船出現紹捎的新創所呈現的壯觀。這種駕航的特種技能也是隨運新生的.如果接浪接得不準確是有翻船喪命的危險。小船沒有承受浪擊的能力,但也是碼頭上缺一不可的運輸工具,這種矛盾時有發生以至於發展到損失賠償結果的紛爭之中.遞漂的方式跟上了但由於煤炭價格的吸引,很多下水船提早了開船的時間,拚命的想趕到我們縣的河邊作過夜的停航,以便於上煤、增加利潤,上下客的人們那時間就很充分,也比遞漂改進了不少。河邊給輪船上煤的船員也逐漸在增多,搬運煤炭的工人也順勢增多,乘船的人們一隨著上煤的號子聲的美妙的詠律.把他們從睡夢中催醒。這時河邊的夜市也空前熱鬧,船上的工作人員借機上岸逛夜市。隨著商船的增加,遞漂船逐漸被取代了,這些船便在上煤船的空隙中穿梭, 將貨物傳遞給乘客進行交易,時不時也有乘客隨著這些小船往返於輪船與河岸之間,於是岸邊的航道慢慢地發生了堵塞, 帶來了方方麵麵的問題。封閉式的管理是無法鎖住乘客的,岸邊的躉船減輕這種現象,讓上下客人方便了許多,河邊經商的窩棚增多了,小客站以文各種物質的集市,吃的用的百貨土產,種類繁多,目不接暇,嚴然是一個十足的繁忙夜市了。躉船也隨之而增多,停靠的船當然也在增多了。夜市很快也逐漸擴展到城門了。城門打開了,服務的方式多樣化了,酒館茶館營運而生了,戲樓也變得熱鬧起來。城邊上團腔古老的房屋中.迎來送往的聲音也在與日俱增,刺鼻的煙霧混合其它的氣味.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味道彌漫了整個夜市。穿梭在這條巷道的人,個個花枝招展。終於到了該回到船上的時候,最先回船的是船員,陸續歸位的是乘客。輪船上有明文規定,若呼叫三聲還不上船的客人,其後果自負,若是船員還要受處分。河邊窩棚在增加, 堡坎上新修的房子也在增加,城內的房屋占地麵積也在拓寬,從此三合土路麵代替了碎石路麵,原來的木板房也由有樓底的木屋所取代,木板窗也被玻璃窗所代替,煤氣燈取代了煤油燈。大小巷道也幾乎被小商鋪市場占領了,在短短的時間內,陸續從南門發展到東門了。同時期我們橋頭的土地廟由於橋的加寬而被吞沒了。我們的上隔壁王家鋪麵是廟庵,它的租金就是我外祖父寄放壽木的那個尼姑庵的主管和尚廟的收入之一,但這五間房的租金隻是這座機尚廟收入的很小部分。遠不夠它們日常敬奉神靈的買香燭.的香錢,加之這五間房是一個地麵很窄的吊腳式的木板房子,道路一加寬,它的臨街鋪麵等於要退去一大半。這座吊腳樓隻要推倒重建, 整棟房屋所占的的土地麵積比我們原先的土地廟也大不了許多,但後麵的吊腳樓就大得多了。它是一樓一底的瓦房,拆除後材料以及所用的瓦片都可以重新使用,也不需另外添加太額外的材料。後來因為種種原固,當家和尚決定出賣此屋,我們由於是關係很好的鄰居,搶先知道了這個消息,於是我母親就直接跟這位鄰居麵談,加之通過外公的關係,幾乎沒費多大口舌便很快就辦了過戶手續。價格也比其他同類房屋便宜些,最大的優惠是可以分期付款,兩年付清即可。所以當時買這棟房子的本錢沒費什麽勁,倒是所需的建材費用存在一定的困難。對於債台剛持平的我們來說,我們的本錢是不夠的,又隻好向親友借了些比高利貸稍低一些錢,總算我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房子。父母於是決定重操舊業,開歺館。生意不好不壞地進行著,慢慢感到需要雇個人了。我和妹妹的生活幾乎沒有什麽改變,反而覺得吃飯更方便了,而姐姐則需要在忙時去歺館當幫手。雖然我們還欠著債,但我父母的臉上顯示著自豪,因為我們成了這家歺館的主人,我們一家總算可以在一起生活了,父親也不再出去幹苦力了。

 

備注:

奉節碼頭處於奉節城南,大小南門外皆有長石階通向江濱。大南門外石階寬約8米,石階每若幹級間設有平台。石階全部用大石條鋪就,號為二百九十多級,高五六十米。長階下即為奉節碼頭,船隻停泊甚多。

這種碼頭可以隨江水漲落調整高度,長江上下水船多在此處碼頭停靠,為長江上重要碼頭與水陸交通樞紐。因其地處三峽上口,古時船隻入峽,一般都在此休整。或因夏季洪水,不能行船,亦泊船於此等待時機。奉節城南也有過江渡口,舊名永樂渡,明時稱陽南渡,江南、江北往來皆從此過渡。奉節東西古道又沿城南而過,與南門外的石階相交,因此,自大南門碼頭通向城中的大道,一直是奉節最熱鬧的街道之一,沿途多客棧與貨棧。1949年後,奉節碼頭增多,有工業碼頭和可渡汽車的輪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