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退休主動與被動,因心而定

(2025-07-26 05:19:38) 下一個

最近還在和公司商量退休的具體時間,也時常聽到一些來自網上網下的聲音:

“你是提前退休,還是不得不退?”

“是被一時情緒左右,還是出於長遠規劃?”

“股市下行怎麽辦?社安金會不會破產?”

“六七十歲是事業的黃金期,難道不該繼續追求成就感?”……

有些出於關心,有些帶著評判。但它們真實反映了很多人對“退休”的理解,尤其是對“提前退休”——這個詞,在不同人眼裏,意味大不相同。

什麽是“主動退休”?什麽又是“被動”?

許多人以為,隻有在職場春風得意、手握資產、被公司挽留時選擇離開,才叫“主動退休”;

而如果是因健康、家庭、職場倦怠或組織變動而提前離開,就成了“被動退休”。

但我更願意從另一個維度看:

真正的主動,不在於離開的原因,而在於你是否清醒地做出了這個選擇。

不是“外界決定你必須離開”,而是“你決定不再繼續”。

就像我自己,

並非等到“非退不可”的臨界點,才被動止步。

而是在感到內心時機漸熟時,認真盤點自己的狀態和願望,然後,做出選擇。

不是逃避,也不是突圍,而是看清自己想要的生活節奏,走向它。

主動退休,是一種對自己的負責

很多人不敢退休,並非因為不能,而是因為沒有想清楚“之後要過怎樣的生活”。

但如果你已經為人生下半場做了安排,比如我:

想把更多時間留給年邁的母親,哪怕隻是牽手散步;

想規律鍛煉,慢慢修複長期積壓的身心疲憊;

想精簡開支,安穩投資,不再為追漲殺跌耗神;

那這份選擇,就不隻是“退”,而是一次生活重心的轉移。

不是“被動退出”,而是“主動歸位”。

很多人不是“沒有選擇”,而是“怎麽選擇?”。

 

堅持還是歸隱,本就沒有高下

我們常被一種敘事左右:

“有價值的人要一直在做事”,

“不做了,就代表被淘汰。”

其實不然。

有人在職場中持續發光發熱,享受挑戰感;

也有人在生活中找到節奏感,追求鬆弛與專注。

這兩種選擇,沒有高下,隻有適合與否。

關鍵不是別人怎麽看,而是我們是否走在屬於自己的節奏上。

 

尾聲:順從本心,無需比較

我一直很喜歡的一句話是:“自由,不在於擁有多少選擇,而在於你真的做出了選擇。”

退休,對我而言,是告別也是轉換。這份選擇,是我與自己的約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徐徐道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ollyli' 的評論 : 我們這裏也有,大多是工作壓力不大而且需要錢。
何時歸故裏 回複 悄悄話 @pollyli 我想對這樣不退休的老人說一句,go get a life
pollyli 回複 悄悄話 我們公司從來不裁人,於是我們team就有三位都70了還在上班。其中兩位工作質量很差了,年輕人在背後都希望他們退休,讓出位置來。可人家說要幹到死。 其中一位連太太去世了都沒休息一天。別以為他愛工作,他幹出的活還要給他baby sitting。就是無聊要上班。真理解不了這種人。
Kwseeto 回複 悄悄話 能想好退休後的角色是很好的
徐徐道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多市人' 的評論 : 謝謝您的經驗之言。
elfie 回複 悄悄話 I really like my life of not working. Life is good without being employed by others. No one likes working. The proof is: None wants to work for free. If they are not getting paid or paid high enough, they will not choose working.
I don't need to work anymore. Getting a little more money isn't worth it.
多市人 回複 悄悄話 退休“是告別也是轉換”, 讚!

從各種意義上,我都可以算是“主動退休”。規劃了十多年,錢不多,但足夠在餘生過簡易的生活。退休後有屬於個人的自由,當自己生活的主人,每天可以隨心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

退休後要有真正的轉換,就必須再做選擇,與過去的學習,工作及生活習慣有一個徹底的了斷,重新開始,成為一個新我。

假如退休後還繼續過去的生活方式或工作,無論何種方式在某個點下的“崗”,都不算是“主動退休”或真“退休”。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