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澶淵之盟-中美對抗的樣板結局

(2025-05-06 13:26:04) 下一個

澶淵之盟是中國曆史上我們的兩個祖宗宋朝和遼朝之間的戰爭議和條約。當時宋朝和遼朝打了25年,總體來說宋朝是弱勢一方。最後一戰是蕭太後和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直達澶州,即現在的河南濮陽。遼朝向南深入600公裏,盡管一個城也沒打下來,但如果在澶州向南度過黃河就直逼宋朝首都汴梁也就是今日開封。當時的宋真宗要麽逃離汴梁,要麽禦駕親征,最後在宰相寇準的支持下選擇了後者,趕到澶州,向北渡過黃河,登上了城頭,宋軍高呼萬歲,士氣大振,而遼軍則因主將被偶然射殺而士氣受挫,最後雙方議和,締結了“澶淵之盟”。雙方撤兵,於邊境設置貿易市場,宋每年向遼提供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俗稱三十萬歲幣。澶淵之盟是宋真宗在有利的軍事形勢下接受求和結果的,結果還要交30萬歲幣,以求遼朝不再南侵, 30萬歲幣不足宋朝財政現金收入的2%,盡管此後遼還有索取加碼,即“慶曆增幣”,總體說來宋朝以極小的代價換取了隨後百年的和平。原本每年遼國對宋朝邊境例行搶劫,雙方簽訂和約後,這種例行的搶劫就沒有了。遼國蕭太後、遼聖宗率領20萬軍隊禦駕親征,但當時的戰局卻是孤軍深入,主將又被殺,使蕭太後本人和遼聖宗以及整個遼朝處於危險處境。此時簽訂一紙和約,不用戰爭每年就白得30萬歲幣。所以宋、遼雙方取得了雙贏。澶淵之盟以後,宋遼民間的交易發達,宋遼之間的貿易使雙方經濟實現了互補,也促進了宋遼之間的文化交流,有利於中華民族的文化繁榮。

現在中美衝突,最終還是應該象遼宋澶淵之盟那樣,以談判和解為最好結局。有些做過國際貿易的人認為中美之間的經濟實際上是互補的,這跟遼宋是一樣的。以前中國官員汪洋甚至把中美關係比喻成是夫妻關係,是相互依存的。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中國出手相,記得當時溫家寶說,“救美國就是救中國”。後來中國實行“習政”,逐漸“厲害了”,實行戰狼外交,“住在中國都偷著樂”,川普一加關稅,中國立即就和川普打開了乒乓,互相之間關稅越加越高,把棋走死了,沒有回旋餘地。國人戾氣很重,一片喊殺聲,民族情緒高漲,“堅決不跪”,其實川普隻是喊話談判,並沒有叫中國下跪。中國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學習,自身變強大,“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 師傅覺得吃了虧了,叫徒弟讓一下利,其實這是可以談判的,大不了就是跟美國打太極,一定會有辦法將損失降到最低。有人說川普就是為了圍剿中國,但中國可以就和川普做表麵文章,就是談談談,澶淵之盟仍有參考意義。當時宋朝和遼朝雙方軍隊都有皇上禦駕親征,誰也輸不起,但當時的北宋卻能在有利的軍事形勢下議和,保證了120年的和平,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北宋的物質文明達到一個曆史高點。現在中美之間如果能夠達成妥協,雙方各退一步,影響的不僅僅是中美兩國,甚至是整個世界。

在中華文明中,一般認為相比於草原文明,中原文化為正統,盡管我們的“二十四史”也包括《遼史》,但多數人不把遼朝當作中華民族的祖宗,特別是民間《楊家將》的故事更是把遼國當外邦,後人常從大宋的視角看問題,對澶淵之盟認為是“雖有用但恥辱”。其實,甚至在當時也有人反對議和,認為宋朝應該趁機一次解決戰鬥,永訣後患。曆史不能假設,但不說宋朝有沒有實力滅宋,即使在澶州把蕭太後和遼聖宗都殺了,也不會有議和的結果好。與中原的宋朝不同,草原的遼朝是有很多個部落組成的,皇帝每年是四處遊走現場辦公,皇帝一旦被殺,馬上又會擁立一個新的皇帝。如果沒有澶淵之盟,宋遼之間會一直戰爭不斷,邊境衝突不斷。燕雲十六州位於長城之南,結果被遼國占有,北宋沒有長城作為屏障,遼國騷擾起來宋朝易如反掌,樂此不疲,當時的一代甚至幾代宋朝子民都會在戰火或者恐懼中度過,哪還有什麽高度發達的宋朝文化。其實真宗皇帝他爹宋太宗為了奪回燕雲十六州,也曾禦駕親征,結果也是铩羽而歸,自己腿上還挨了一箭,據說後來他的死與箭傷不斷複發有一定的關係。那是為了國家安全,打起來很值,可現在,中國隻為了麵子或者所謂的民族自尊心,跟美國硬剛甚至交惡,對中國也沒有什麽好處,損失倒是極大。

聽說有人叫囂,連草都可以吃上三年的民族能怕衝沒吃過草隻吃肉的一群人?這事何苦那?即使中國的實力碾壓美國,跨過太平洋來把美國滅了,又能如何?其實人家川普倒是能屈能伸,可以隨時把自己講的話當作放屁,這就對了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現在就是在牌桌打牌,川普出錯牌就反悔,什麽出牌規矩,管它呐,而中國是派還沒打,就把牌桌掀翻了。為什麽不能坐下來好好打牌,出錯牌也可以學川普悔牌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沉湧科學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陽光單寧' 的評論 : 有道理。 川普勝選入白宮之前有些言行給我的感覺是他在誘導中國大陸打台灣,現在我想不起來當時的哪些具體言行給我留下這麽個印象,隻是希望中國別上他的當。川普提出加關稅時,中國就不該搭理他,一搭理他就上鉤了,結果川普直接針對中國。其實歐盟和中國在同一天對美國加報複性關稅,隻是隻有25%,比中國低,但川普把歐盟撇開,真像是川普和歐盟在唱雙簧,拉中國下場。其實中國沒有必要先打一仗再談,那樣是賭博,隻有一張牌,一旦軍隊拉胯,那就什麽資本都沒有了。中國多年沒打仗了,盡是演習,戰鬥力行不行啊?這可不是沙盤推演,在紙麵上比誰的武器更先進。
陽光單寧 回複 悄悄話 貿易戰是表麵,底層邏輯是因統一台灣而產生的中美戰爭可能。澶淵之盟不也要先打一場再立盟約的嗎?
沉湧科學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朝陽門' 的評論 : 確實中國人沒有武力擴張意識。發明了火藥,製作鞭炮,而不是槍炮殺人,評書裏說的“追魂炮”也不是直接炮決。發明了指南針,鄭和下西洋隻是送溫暖去了,沒有去殖民。固有絲綢之路,現有一帶一路,都很平和,最多是犯我以後,雖遠必誅。中共與川普彼此彼此,中國也撕毀了與川普第一任談好的協議,沒想到川普有卷土重來。跟川普,信不信是一回事,談不談是另一回事。
朝陽門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沉湧科學路' 的評論 : 如果不摻雜意識形態,單純就事論事的話,PRC應該是世界曆史上最"溫和"的超級大國了,一天到晚把談判解決爭端掛在嘴上,妥妥的小白兔麽?想想18到19年川普跟中國貿易戰時,劉鶴屁顛顛跑到美國,虔誠的想達成協議的心態那都是掛在臉上的。這次為何表現出不願談判了呢?除了硬實力此消彼長以外,你覺得中國還相信川普麽?比如雙方費很大精力終於達成個協議,關稅都降了。然後川普會不會找個其它由頭,再加關稅呢?想找茬太容易了,你買委內瑞拉石油了,你支持某某某了,你......
一個大國,RP受損了,本來一些能談成的事情,就可能談不成。
當然,同意,談總比不談好。
沉湧科學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朝陽門' 的評論 : 你說的對,不但就是為了麵子,肯定也有戰略考量,還有其它方方麵麵。川普跟中共一直也沒有嘴硬,甚至給遞梯子,“也許他們想談但不知道怎麽開始”,“中國人非常聰明,不能責怪他們,他們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要責怪就責怪我們的前幾任總統太愚蠢”。其實,對於不講誠信的人來說,川普是最好的對手,大家都彼此彼此,你反悔我也可以反悔,就給他和稀泥。
沉湧科學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irefox01' 的評論 : 現在往回看江澤民,能跟克林頓、葉利欽、華萊士象哥們一樣談笑風生,宴會上動不動就高歌一曲,其實是作為下狗的一種不得已而為之,隻不過就是為了多套取一些利益,細想起來有些心酸,但實惠。胡錦濤不擅長這些,但主打一個“不折騰”,經濟高速發展。習近平如果能一直“掏小本本”,也不失一種特色,可惜再也不掏了,反而露出戰狼的獠牙,川普輕輕地丟過來一個小石子,就呲牙咧嘴。但願瑞士會談是一個新的開始。
朝陽門 回複 悄悄話 你怎麽確定中國強硬就一定是為了麵子呢?不談戰略層麵考慮的可能性,強硬難道不能是一種戰術麽?牛逼哄哄如川普,那是要各國趕去美國親他屁股的,不是嘴上已經漸漸軟下來了嗎?不是趕緊派他的財長跑去瑞士跟共軍見一麵麽?談也許終究會談一談,但別抱太大希望,雙方期望值差距很大。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中國特色,或中共特色,展現地淋漓盡致。同樣,Art of Deal 也是盡顯本色。這不,雙方要在瑞士談。談總比不談好……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好文要頂+1
京工人 回複 悄悄話 好文要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