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心語

博而不浮,物中有悟,心懷感恩,語短情長
正文

幹就是了 (7)

(2025-03-20 14:50:02) 下一個

恪依在這個部門學到不少東西,而其中被實踐證明最有用的就是邊學邊幹。

一周前,女傑召集部門會議,說下周全部門去某地出差,開一個社區康複總結研討會。什麽是社區康複啊,恪依好奇地問,女傑掃了恪依一眼說,你先看看那個社區康複項目的檔案,邊學邊幹。恪依認真看了檔案,有幾份文件,大概意思是為社區的殘疾人做康複以及生活、勞動技能培訓等等。

圖片出處:https://www.yicai.com/video/102016441.html

四人到了某地,當地的項目負責人是一位笑起來像小太陽一樣的大姐,衣著得體,梳著馬尾辮,一見麵,就和女傑她們如他鄉遇舊知般深情地寒暄一番。寶釵還順便介紹了恪依,稱她為機構的“新鮮血液”——這個說法讓恪依起了雞皮疙瘩,年輕人就是來給機構補充young blood的,機構是個吸血鬼嗎?

圖片出處:https://reading.udn.com/read/story/7046/8050301

研討會安排得非常生動,除了總結和匯報環節,還請來當地十裏八鄉的社區代表分享做社區康複的經驗和挑戰。一位裏麵穿件紅毛衣外罩青色西裝的大叔分享說,他去他們社區的一戶聾啞人家庭采集資料,本來想用剛學會的手語告訴他們“我是社區工作人員”,結果那家人就一直看著他笑,後來才知道他那個手語打成“我是大家的豬”。哄笑中其他代表也紛紛說起自己在社區康複工作中經曆的喜怒哀樂,恪依一邊記一邊打心眼兒裏決定,她以後也要組織這樣的會議,真說真笑真互動。

圖片出處:https://memes.tw/zh-Hans/wtf?template=10325

會議的最後半天,是現場做盲人定向行走的訓練。負責人大姐請來了兩位專業訓練師,還邀請來了十幾位盲人參加培訓。恪依作為輔助老師加入其中一組。她仔細聽著、記著、學習怎樣使用盲棍、如何探測障礙、更重要的是怎麽正確地幫助盲人獨立前行——不要扶著他們,不要讓他們形成依賴,站在他們左前或右前方一手臂的距離,在需要時引導他們。若幹年後,恪依看了一部電影叫《導盲犬小Q》,發現導盲犬也是接受同樣的訓練,要走在盲人牽繩的手的同側前方,繩長差不多就是一臂的距離。訓練結束,恪依這組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恪依開心極了,怕太興奮嚇著同伴,一個勁兒攥著拳頭在空中擂鼓。勇奪第一名的同伴告訴恪依,他認識的很多盲人都不願意出門,基本上就困在家;家裏人也盡量不讓他們出門,“這可能是為啥你們在街上很少看到我們的原因吧”,他說。恪依問,那你呢?他說,我想闖闖看——一步一步地,我能走很遠。

圖片出處:https://news.seehua.com/post/1120173

回到賓館,部門同事一起會後總結,恪依想說但沒說,可能是覺得跟培訓內容無關,但這次的會議讓她發現,她來這個部門不是無緣無故的。恪依小的時候,曾經在一位保姆家住過一段時間,那位保姆的媽媽以前是恪依媽媽的奶媽。後來,保姆就讓恪依叫她“親媽”。親媽是恪依最喜歡的人,她給恪依做特別好看的各種小動物造型的麵點、背著恪依上下樓、唱歌給恪依聽,每天一邊給恪依穿衣服,一邊說我閨女真漂亮啊,是小仙女兒吧。直到恪依上了大學,媽媽才告訴恪依一個秘密,恪依的親媽早就看不見了。她天生弱視,但又好強,別人會的她也要會,為了學做飯,燙傷、切傷了不知多少次。她三十出頭照顧恪依的時候眼睛就啥也看不見了。但恪依記得,從小到大,每次去看親媽,她都會說,哎呀我的乖乖啊,怎麽這麽好看嘞。她永遠親自做麵點給恪依吃,讓恪依去拿她存在抽屜裏的糕點,去院裏看她種的花。恪依從沒想過親媽啥也看不見,也不知道她聊的那些有趣的事兒都是每天聽收音機知道的。

後來親媽去世,恪依去她家吊唁,要了親媽的收音機留個念想。在恪依心裏,從未想過來這個機構、做這些事兒有多高大上。自個兒白白得著那麽多的愛,也得白白給出去,就這麽簡單。

圖片出處:https://uk.pinterest.com/pin/111464159523107017/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