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為止,恪依對這趟出差還是非常喜歡的。老夫子話不多,認真但並不嚴肅,點綴的小幽默常常給恪依意外之喜。漫長的旅途,讀書累了,恪依會同老夫子互通有無,聊聊八卦。
老夫子告訴恪依,他大學就學習東方語言和文化,博士畢業後先後去了亞洲幾個國家和地區學習和教書。他太太也是中國人,“我被中國俘虜了”,他低眉順眼地兩手一攤。恪依好奇地問,你們在家說啥語言,老夫子聳聳肩,嘴一撇,“當然是中文”。他們夫妻倆沒有孩子,也沒有寵物,老夫子說,這樣他們可以無牽無掛地到處走走、看看,做他們認為值得的事。恪依的親戚朋友,大多已經結婚,沒孩子的是極少數。她的一位朋友,因為身體原因無法懷孕,被婆家逼著離了婚,說生不出孩子的女人克夫;還有一位親戚,去廟裏花錢求了生子符,燒了放到水裏給她兒子、兒媳婦喝,說此方治療不孕不育有奇效。恪依給老夫子講了這些,老夫子認真地聽著,問了一個問題——繁殖是人類的使命還是本能?恪依順著這個問題說,我們可以不用動腦憑著本能活著,但每個人活著的意義、那個獨一無二的使命,還是需要思考和尋找的。老夫子點點頭。恪依又問,那人類最高的使命是什麽呢?實現共產主義啊,老夫子一臉狡黠地說。恪依捂住嘴哈哈笑,咦,恁這話說得咋這麽中嘞。
圖片出處:https://www.biaoqingjia.com/gaoxiao/6368.html
出差的第三程是探訪一位中年外教。他在該校已經任教一年多了,業務能力得到校方和學生的一致肯定。但這次來,這位外教給老夫子和恪依講了一件讓他頭疼的事兒。他抓到兩個學生考試作弊,一個學生正在抄另一個的試卷。他認為這是很糟糕的事情,兩個學生的試卷都給了零分。其中一位學生事後說自己並不想作弊,但朋友想看他的試卷,如果不給看的話就是不給他“麵子”;他的同事雖然支持他的觀點,但告訴他說,讓別人抄試卷的學生來自貧困山區,拿著學校發的助學金,考試得了零分,就啥都沒了。這讓他很不舒服,他不希望他的學生做錯的事情,但也不想讓那位家境貧寒的學生陷入困境。
圖片出處:https://www.sohu.com/a/308555385_99925148
恪依也是英文係畢業,一個班十幾個學生,結成各種派係,每逢考試就是展現團體力量的時候。恪依清楚記得她的同桌,一位後台超硬的女生,自認恪依就是她難得的好友。某次英國文學史考試,先是小聲問答案,後來幹脆把恪依的試卷拿過去抄,老師來回走動著監考,不知是否耳朵聾了或者老眼昏花,竟也沒說什麽。老夫子一邊聽外教講頭疼事兒, 一邊若有所思。半響, 他問了一個問題,“which will you choose if you can’t be right and kind at the same time?” 恪依覺得這是個千古難題,麵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環境,恐怕會有不同的選擇。但這似乎又是人所特有的難題,因為人追求公義也追求良善。若隻有道德和律法,人或許會變得冷漠而封閉;若隻施憐憫和慈愛,人或許會變得放縱和狂妄。
仨人沉默了好一會, 中年外教歎口氣,說了一句讓恪依記錄到日記本上的話——Being kind is still my life’s priority. 這句話震撼了恪依,因為她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做正確的事、對的事,否則就會被恥笑和懲罰。小的時候,大人講農夫和蛇的故事,告訴恪依,對“壞人”不能善的,要不就會被惡人所害。有一次,恪依和她娘去一家有名的麵包店買了好吃的麵包,出來等車的時候,看到有個小女孩討飯,恪依就跑過去把麵包給了那孩子,被娘好一頓臭罵——你傻不拉幾地裝什麽善啊,這些要飯的都是騙子,人一天掙得比你還多呢!有病啊你?一直到恪依都挺大了,爹娘都堅信這女子沒少吃虧上當,至今無所建樹皆因心不夠狠。
圖片出處:https://www.douyin.com/search/人不狠站不穩
後來仨人一起吃飯的時候,恪依倒是好奇地問老夫子,你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麽?他說,you know。恪依歪頭想了一圈,笑嗬嗬吃了口飯,這標準答案,好使!
圖片出處:https://m.hswh.org.cn/wzzx/llyd/zz/2023-09-23/83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