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心語

博而不浮,物中有悟,心懷感恩,語短情長
正文

博物心語 序

(2024-09-15 18:51:07) 下一個

上初中之後,我家搬至濟南千佛山腳下,隔街即在建的山東博物館 (原來的老館,後於2010年遷至經十路東段)。自此以後,先是父母帶領,後來和同學朋友們同去,再到喜歡上一個人在博物館裏溜達。直至大學畢業遠赴重洋,大概有五、六年時間,我是博物館的常客。

若非周末、節假日或特展,博物館是寂曠的。進入館內,我的腳步、呼吸都會在不知不覺中變輕。我似乎偏愛其中幾個展室,因為那兒的燈光和味道,讓我一開始就覺得自在且安全。寂靜的博物館有自己特有的交流方式展品說明。它通常采用小說明牌的方式安置在展品的附近,用以敘述展品的名稱、時代、來源、藝術及曆史價值等等。有很多次,我通過這些小小的說明牌腦補一個又一個關於藏品的故事有愛恨情仇,有生離死別,有戰亂,有陰謀有我那時從未經曆過的生活。因為每次編的故事不同,同樣的展品,看再多次,新鮮感仍撲麵而來。

離家至今,遊曆了不少國家和地區,城市與鄉村。每到一處,必定要參觀當地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作為文化遺產學博士,我得以有機會和充足的時間去探索和思考文化與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的複雜且微妙的關係。機緣巧合之下,博物館,作為呈現文化意識形態和曆史文明發展的動態標本,不僅成了我的研究對象,更成為我半生的興趣所在。

博物心語“是我先生給博客起的名字。博物是確定它的範疇,記述我曾經去過的一些令人難忘的博物館、藝術館、曆史文化中心,包括其中的博物設計、理念、展品,及遊覽的經曆;心語是概括它的性質,既非文獻類文章,亦非專業研究類讀物。它記錄了我作為博物館愛好者和文化遺產研究者的心路曆程和管中窺豹的心得體會。有些觀點,值得被進一步論證和發展,更多的,則是拋磚引玉,邀請並期待更多的人與我一同在浩瀚的人類文化遺產中讀曆史,品文化,看社會,識自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晝夜思想 回複 悄悄話 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