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國Bob

澳洲華人的生活記載
個人資料
袋鼠國Bob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E時代人是如何下館子的?

(2025-10-27 01:14:56) 下一個
 
澳洲是多元文化國家,所謂的“多元文化”也包括“多元飲食文化”,因為澳洲是一個移民國家,很多新移民都把自己家鄉的特色菜肴帶到澳洲。像墨爾本等幾個大城市,各個民族風味餐館非常多,飲食文化非常豐富。倒不是說這些餐館的食客都是他們本民族的人,很多當地人,特別是一些年輕人都喜歡異國風味的飲食。
 
我曾經告訴一些開中餐館的新移民,不要持守老傳統,要記住海外絕大部分的顧客都是當地人,就是做中餐也要有特色,有所發展,爭取到一個階層的本地人(比如說上班族,年輕人,退休人士,甚至學生群體),客源就會源源不斷。這個情況和中國開餐館有很大的不一樣,中國的人口基數大,每人嚐一口生意就好的不得了。而海外人口基數少,特別是澳洲,做餐飲要是沒有特色,老一套幾個菜,基本上都是很掙紮的。這也是為什麽很多在中國非常有經驗的餐飲老板,甚至有些大陸著名連鎖餐飲企業,到澳洲開業沒多久,慘淡經營,以關門倒閉告終。
 
以前一個地方隻有幾家餐館,沒有什麽選擇,可是現在同一地區有幾十、上百家餐館,總不能一家家去品嚐吧。如何選擇具有特色風味佳肴,優質服務,物美價廉的餐館就餐?除了朋友之間相互推薦的傳統方法,也許最有效的就是現代E時代的年輕人的方法:利用現代信息資源。他們一般都會先試試上網搜尋,查看餐館的特色,有些什麽看家菜譜,食客點評和排行榜怎樣(這個非常重要),然後一個電話預約。一般好的餐館至少要一個星期之前預定,臨時過去根本不可能有位子。
 
我們家去餐館的機會不是很多,每次都是孩子們自己籌劃,到時候跟著去那裏,吃完隻要付鈔票,有點像杭州人嘲諷的“我請客,你會鈔”倒過來說:“你們請客,我會鈔”。不過跟著E時代的年輕人,也是品嚐過很多各民族的美味佳肴,見了世麵。
 
有次小兒子要去倫敦工作,他說要來個farewell dinner,中文叫“告別晚宴”,其實是胡扯,隻是想大家一起在外麵吃一次吃飯,當然是我出錢。於是按照慣例,他們自己籌劃。開始他們討論什麽民族的風味?經過商量決定去馬來餐館,然後再尋找哪家餐館?他們在網上一個什麽美食家網站,找到一家馬來-泰國風味的餐館,據說非常正宗地道(這個我有疑問:什麽叫“地道”?有幾位去馬來西亞吃飯過?),幾百個點評大部分都是4.5(5分最高),而且價格很便宜,那就去那裏吧。可是打電話過去,本周都滿了,隻好再推遲一個星期。

到了那天,我們就去了那家叫Kerabu餐館,拐彎抹角開車走了半小時,也不在熱鬧的大街和著名的餐飲熱鬧區域。可是餐館裏麵座無虛席,都是西人。餐館並不大,服務也很周到。我是“鄉巴佬進城”什麽也不懂,由他們點菜,管它呢。上菜的速度也比較快,從式樣和口味來說,的確帶有很濃厚的東南亞的口味,做工也比較精細,他們的米飯是用椰漿做的,很香。下麵是一些菜肴:
 
前菜,海鮮撻:一層大蝦,一層帶子,還有少許沙拉和調料
 
馬來春卷,和中國春卷有點不一樣
 
手抓餅,這個和中國的差不多,但他們放椰子油
 
炒粉條,有點像香港的炒貴刁
 
“綠咖喱”燒雞胸,很濃的椰汁和咖喱味,微辣
 
“紅咖喱”鴨絲炒,有天葵,豇豆,白色的圓球是大粒的荔枝,微辣偏甜
 
馬來炸魚:炸魚澆上酸甜醬,上麵放上涼拌五彩絲(蘋果絲,芒果絲,胡蘿卜絲等)
 
菜肴除了味道不錯,很有異國特色,數量也很大,我們5個人吃得很飽。包括飲料,最終賬單上來隻有145塊多點,我一高興給了150塊,剩餘的不要找了算小費(澳洲不必硬性給小費)。平均每人30塊錢,吃一套風味大餐,應該非常便宜啦。
 
隔日我上網看看別人的推薦些什麽?一看笑死我了,他們點的基本上都是廣大美食家推薦的一些菜。看到這裏你明白了E時代可利用的信息有多好?不光給你找到一個價廉物美的特色餐館,還有人幫助你選擇哪些好吃的——絕對沒有貓膩。
 
 
最後給各位講一個故事:以前我在欣賞這種“不拘一格”的烹飪風格一文裏給大家介紹過一些很有特色的世界著名大廚,其中有位英國名廚Heston Blumenthal不久前登陸澳洲悉尼,限量做菜給大家品嚐,收費不菲,每位接近500澳元。津津有味的E蟲們紛紛在網上定位,很快票子銷售一空。很多人坐飛機從外地趕去吃飯,不但穿漂亮的晚禮服,化妝得漂漂亮亮,連頭發都去美容店做得漂漂亮亮。他製作的菜肴非常精湛,堪稱藝術品,七道八道很多,可量都不大。據說有人出了餐廳舔舔嘴巴,覺得肚子還是空空,於是又進了拐彎處的McDonalds。這就是E時代年輕人所喜歡折騰的,他們很開心。
 
E們說:“吃的是氣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袋鼠國Bob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槍迷球迷' 的評論 : 我這一段不是講數量的問題,也不是講“招牌菜”的問題,而是講創新和質量問題。當然也隻是“一孔之見”,但這是我看到的實際情況。
槍迷球迷 回複 悄悄話 很懷疑“做餐飲要是沒有特色,老一套幾個菜,基本上都是很掙紮的”的說法。 周圍很多成功的餐館大多就是十來個招牌菜, 不像中餐館的菜單一搞就上百。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