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國Bob

澳洲華人的生活記載
個人資料
袋鼠國Bob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快速自製“梅幹菜”

(2025-10-16 01:22:51) 下一個

 
梅幹菜(又稱“黴幹菜”)蒸肉很好吃,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朋友,甚至海外的西人朋友都很喜愛,製作也很方便,把幹菜和肉拌均勻,蒸熟了就成。但是有個問題:去哪裏買幹淨的梅幹菜?我們這裏的華人食品店都有梅幹菜賣,有江南傳統紹興梅菜幹、有廣東特色的梅幹菜、還有台灣產的梅幹菜。最近我去就近的一家華人超市,覺得很奇怪,沒有看到梅幹菜賣?因為我和老板認識,就找她問問怎麽回事?老板說質量太差,都是沙子,有異味,顧客都退貨,我們隻好下架,再尋找質量好一點的牌子,過一段時間總會有的。的確是這樣,每次買的梅幹菜,都要泡半天,洗三道,下麵都是沙子。
 
我以前插隊的時候看到過農民做鹹菜,曬幹菜,過年回家還到農民家討一點梅幹菜帶回家。我們插隊的地方是把筍幹混在梅幹菜一起,味道非常好。農民還把一些莖塊植物,比如蘿卜,芋頭,大頭菜等丟在醃缸裏麵,非常好吃。但是五十多年了,我也忘記得差不多,於是在網上找個視頻看看製作方法,可是這一看讓我非常吃驚。現在很多“傳統加工”的方法讓人接受不了,一個電視台的視頻,報道了梅幹菜的製作方法:地裏麵的蔬菜也不洗,連黃葉子都不摘除,上麵還沾滿泥巴和髒東西,丟在髒兮兮的地上,周圍都是垃圾雜物。菜農在菜上倒上鹽巴,不斷的揉擦,直到菜發軟,出水。然後把揉好的菜,紮成一小捆,放進一個購物的再生塑料袋,鹹菜就醃好了。一個月後鹹菜變成黃色,再曬幹。有些傳統工序還要蒸,蒸好後再發酵,再曬幹。所以有些地方叫“黴幹菜”(但願不是發黴的“黴”),據說考究的“黴幹菜”還要來回幾次發酵。看完這個,我發誓再也不買“黴幹菜”了,無論從衛生的角度,還是健康的角度都不敢恭維。
 
既然不買梅幹菜,那怎麽燒“梅幹菜蒸肉”?——這回咱自己做幹菜!本文介紹幹菜的製作方法,做好的幹菜還是用來做江南版的“梅幹菜蒸排骨”;“幹菜蒸肉餅”;以及東南亞朋友喜歡吃的“梅幹菜燒蹄胖”。
 
製作幹菜很簡單,就是兩大步:
 
第一步醃鹹菜:
選擇上好的蔬菜,我這裏使用小芥菜,洗淨後大太陽下曬一天,為了醃製方便,我是先切碎,拌上細鹽,充分混合。
 
第二步曬鹹菜:
先醃好菜,擠幹水分,在大太陽下曬幹。我是用“家用脫水機”,一個晚上就做好了。
 
 
幹幹淨淨的小芥菜,2塊錢4把(大約800克)
 
大太陽下曬曬
 
曬一天後幹癟的芥菜
 

切成小丁(還可以長一點)
 
撒上鹽,充分混合


醃製後擠幹水,放在“脫水機”Dehydrator的脫水盤上
 
一個晚上8小時脫水(70度)
 
珍貴的自製幹菜,差不多80克
 
梅幹菜製作的三個簡單菜:
 
1、梅幹菜蒸排骨:
 

排骨3小條


切成差不多大的小段
 
稍微炒一下,放一點自製的幹菜,料酒,醬油,鹽和紅糖,生薑
 

放在碗裏,外麵最好包一層燒烤紙,不然蒸汽中的水分進內
 
蒸40分鍾就做好了
 
2、梅幹菜燒蹄胖
買一隻豬蹄胖,請師傅剁成塊,加自製的幹菜,黑木耳,生抽醬油,料酒,香料等,不要太多水,剛好漫過食材就可以。


用慢燉鍋燒4小時
 
3、幹菜蒸肉餅
這道菜還要簡單,肉末加自製幹菜,料酒,不放鹽(或少許),加一個雞蛋充分混合
 
可以放在電飯煲的飯上麵,飯做好,幹菜肉餅也做好
 
說明:
1、沒有“家用食物脫水機”Dehydrator的朋友,完全可以用曬太陽的方法,隻是時間會久一點。有一位朋友介紹是用烤箱,低溫六、七十度,要打開風扇,隻是費電一點;
2、至於用什麽蔬菜,可以按照就地的材料,傳統的芥菜、雪裏蕻,甚至蘿卜菜都可以;
3、至於是切好後再醃製,還是整條菜醃製,可以根據自己喜歡,不太要緊;
4、最好把菜洗淨挑選後再製作,比較衛生,以後做菜就比較省事,甚至不要浸泡;
5、不要按照傳統方法發酵,發黴的方法可能味道會好一點,但肯定不健康,也很麻煩。
6、我這次製作,基本上做好的幹菜是新鮮菜的1/10,縮水還是很厲害的。按照成本計算,比外麵買的梅幹菜便宜一點,但毫無疑問更為健康,衛生。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