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比劃一個手勢很常見,特別是去海外旅遊、出差、留學甚至長期居留,都少不了與人交往,在語言並不是很好的情況下,用一個手勢或者眼神、表情,人稱“肢體語言”(Body Language),可以幫助交流和理解,使得相處的關係更融洽。但是要注意不要習慣性的亂比劃同一動作,特別是一些當地民眾不喜歡的手勢和表情,盡管我們知道並不是什麽壞動作,但別人看起來就很討厭,甚至要和你較勁。所以盡可能避免,沒有必要造成衝突。
先給各位講個真實的故事:
我們三十多年剛來墨爾本時,住在西區Footscray(富士貴),那裏就像“聯合國”,各個國家的移民都有,但是層次比較低,是墨爾本最亂的地區,以髒亂差著稱。為什麽我們要住那裏?因為那裏東西便宜,租金便宜,生活設施四通八達非常便利。我們一幫杭州朋友合租一個大房子,周末一起去菜市場買菜。那裏的肉店,雞店,魚店,蔬菜店的老板和夥計也是各個民族的都有,當然很多素質比較差,有些很粗魯。這倒沒什麽,買東西付錢走人,管他呢。可是有天一位朋友買雞翅膀,差點被人打。原來朋友要兩公斤雞翅膀,那時英文也不好,豎著兩個手指上下晃動,夥計可能是意大利還是希臘移民,拿著鏟子就砸過來。朋友搞不明白出了什麽事,撒腿就跑。
後來我問我的語言老師,她說歐洲很多國家對這個手背朝外,豎著食指和中指的手勢非常忌諱,特別是豎著兩個手指上下晃動是犯大忌的,有著非常刻毒的意思。而澳洲新西蘭很多人都是歐洲移民,或者是歐洲移民的後代,所以在歐洲和澳洲新西蘭千萬不能做這個動作。
那怎麽才是安全的呢?要比劃數字2,就要把掌心對外,高度在平視的角度,不要放得太低,也不要上下晃動,一旦別人知道意思了,不要老是比劃。很多中國人拍照也喜歡豎起食指和中指,這是一個“V”的意思,原意是Victory(勝利)的意思,很多人喜歡在每一個鏡頭裏人人都做一個“V”,又不打仗,是不是有點搞笑?但我相信大家都是掌心向外的,不引起別人的反感,隻是當地人看了好笑而已。但是要是一張合影,所有人都是掌心朝內做一個“V”的手勢,別人一定以為是一幫神經病。所以要避免,別沒事找事。
當然現在國內外無論哪裏都知道,豎一個中指是很不好的意思。好像有本“憨豆先生”的電影,說的是老兄冒充一位“藝術博士”,闖了無數禍,開車坐在車上一路給路人豎起中指。注意這是電影搞笑,要是現實中那麽搞,非被人揍扁不可,不要效仿,這個不是鬧著玩的。有人中指戴個戒指,給朋友看,盡量不要單個手指豎起來,平放著把手指合起來,以免引起人的誤會。不信你看電影裏姑娘給女伴們看戒指都是這樣的,從來不會單個中指豎起來的。我就看到一位詩班的領詩,給司琴打手勢用了中指,大庭廣眾麵前很不好,這些基本常識要明白。
有些動作看起來很好,多加一點也要闖禍。大家都知道見了朋友鼓勵一下,彎著手臂握個拳頭,意思是“給力”,很好的意思,微信上就有這個符號。
給力
以前一位朋友工地幹錯了活,工頭彎著手臂握個拳頭,在上臂上狠狠拍了一下,他以為工頭在誇他,鞠一躬還Thank you,引起大家哄堂大笑。其實這也是非常不好的罵人的手勢,不懂挨了罵還說聲“謝謝”,很悲哀。
不過一些國家也有一些很好的手勢,印象最深的是美國的夏威夷,有篇遊記我就提到這個事情:
Call Me?——給我來個電話?
這張照片是當時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的一個手勢,奧巴馬來自夏威夷,他是在做一個打電話的手勢?不是的,這個手勢叫shaka,中文翻譯叫“沙卡”,是一種問候的手勢,通常和土著語Aloha一起使用。去夏威夷一定要懂這個手勢和說Aloha,這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單詞,這個手勢也會到處出現,意思是打招呼時的hello,再見時的 goodbye,歡迎時的welcome,祝願時的good wish,表示對別人敬愛時的love等等,涵括的麵相當廣,都是好的意思。我看有的商店取名就叫“Aloha Shop”,很多地方進門就有個牌子“Aloha”,我想遇到好事的地方都可以用,據說戰爭期間用這個手勢代表勝利Victory。
有次去夏威夷的遊輪上,我還專門參加過夏威夷文化講座,我也知道這個。在夏威夷威基基鬧市區馬路邊上,都有一些下麵此類的義工,免費為遊客指路,回答問題,非常熱心。有天在馬路上散步,和這位義工聊聊天,我感謝他的同時,也拍了一張Aloha告別的照片,一下子和當地人拉近了距離。
還是有點不標準(還要再豎一點,用左手?)
下麵還有一些用手勢注意的地方,可能在一個地區原意是好的,到了另一個地方就變成不好的。另外我發現在使用時的表情也很要緊,同樣一個手勢,要是麵帶微笑,別人知道是善意的,哪怕文化習俗上有點衝突,也沒大礙。但要是緊繃著臉,可能別人就看著像是惡意的。很多情況下即便是用錯了,要是覺得對方有點不快,那就趕緊道歉一聲,吃一塹長一智。
1. OK手勢
在中國國內,這個手勢是代表著“好的,沒問題!”,“好的,我明白啦!”等意思,在美國,這個手勢也代表著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含義。 但是在巴西,做這個手勢可是會被打。因為巴西人的眼中,這個手勢無異於是對他們豎中指。而且,在希臘和土耳其等地,這個手勢也是一個很有內涵的手勢,它代表著你在影射對方是個同性戀。而且在一些歐洲國家,這個像圓一樣的手勢代表著O,意思是你覺得對方很Low,沒什麽用,大笨蛋! 而在某些中東國家,“OK”更是邪惡的象征。所以對你不明別人國籍的人,慎重用OK!
2.V手勢
我們平常照相的時候大都喜歡V手勢,或者在比賽勝利時,也喜歡舉起雙手做V字手勢,但是要注意我們比V時,都是手心朝外,手背麵向自己。在一些歐洲地區、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地,手背朝外的V字手勢都帶有侮辱或者挑釁的意思。保險起見都要手心朝外。
3.豎起大拇指
一直以來,在中國人的心裏,這個手勢都代表著“你好棒”的意思,對別人誇獎,表示自己的友好。但是要注意角度,稍微角度下一點在很多國家,它的意思卻被認為是具有侮辱性。而在伊朗,以及伊拉克等很多中東國家(還有一些西非南美國家),豎起大拇指更是一個挑釁的行為,幾乎和西方國家常用的豎中指一樣。
旋轉180度就不好玩了
4.勾手指
近年來,國內一些人時不時也會用這個手勢來召喚人,其實這是非常不禮貌的手勢。一些東南亞國家是呼喚動物的手勢。而在日本和新加坡,這個手勢更是代表著死亡,像是死神在召喚你一樣的感覺。
5.牛角手勢
現在人們經常在演唱會,看到演員和觀眾都會做這個手勢。這個手勢在西班牙、葡萄牙、哥倫比亞、巴西和意大利等足球興盛的國家也是極其流行的,這被認為是一種加油和助威的意向。可是它也會被用來抗議裁判做出的決定,意思是“你老婆紅杏出牆啦!”(暗含裁判隻顧著判決而忽視了老婆一說)。在很多西方國家,這個手勢被認為是邪惡和黑暗的象征,牛角手勢也會被稱為“惡魔之角”。
這張手勢更代表邪惡
這個手勢在中國並不多,但很多國家非常普遍,意味著“Hope”(希望)。一些人在拍賣地產,找工作麵試,上台講演,甚至向女朋友求婚,孩子盼望一件心愛的禮物等,暗地裏都會做這個手勢。最前麵的題圖也是這個手勢,可能這位老五兄弟剛向女友求婚,期待的表情非常真誠可愛。但在西班牙和巴西等國,這個手勢也是禁用手勢,要惹麻煩,特別是手指朝下。
7. 兩手指削鉛筆
在交叉的手指上(一時找不到照片),作削鉛筆狀,這個中國人很少見,但很多歐洲國家和澳洲新西蘭移民是一個極其侮辱性的動作,無論有意無意都要避免。
8.雙手合掌
很多東南亞國家的民眾都有這個手勢,意表謙卑和感謝,其實並沒有什麽宗教意義。但是很多基督教文化的國家,誤認為是佛教禮儀。我就遇到有人來教堂,人們在歡迎時,他們雙手合掌,引起人們的不解。隻有天主教徒和佛教徒在祈禱時,用這個手勢。
當然還有很多手勢。手勢很有意思,反映出一種文化和習俗,每個特定的手勢背後還有很多的故事和傳說。而因著區域的不同會有很多的解釋,有些甚至南轅北轍,我們要注意。要是在一處旅遊偶然比劃一下,不會招來殺身之禍,但在一處定居很多年,還是要大致上了解一點手勢的背景。
這張照片曾經引起爭議,主要是因為照片中兩人所擺出的手勢。這是一種類似“牛角”或“長角”的手勢,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被稱為“Hook 'em Horns”,是該校的吉祥物長角牛(Longhorn)的象征手勢,通常用於表達對學校的支持和自豪感。
然而,在某些文化或宗教背景中,這個手勢可能被誤解或具有負麵含義。撒旦教或惡魔象征:在某些宗教語境中,這個手勢被認為是“惡魔之角”(devil horns),與撒旦主義或黑暗宗教儀式有關。
但所謂的“有爭議”,並不是一邊倒那麽認為,更何況這是一所著名大學的象征性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