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國Bob

澳洲華人的生活記載
個人資料
袋鼠國Bob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介紹BBQ燒烤

(2025-02-10 00:07:48) 下一個

先說個故事:

九十年代初剛來澳洲,我先是在一個電腦學院讀商業電腦課程。學校不大,有年輕的西人,更多的是各國海外學生,師生關係很融洽。有一天校長漢森博士(Dr. Ian Hanson)貼了一個告示:周末在他家聚餐,歡迎各位同學老師到他家BBQ。PS(附帶說明):要是可能,請帶一道拿手菜(dish)。開始我心裏納悶,dish是盤子的意思,澳洲人吃飯要自己帶餐具?後來老師解釋,這裏的dish就是food食物-菜肴的意思。我們幾位中國學生嘰嘰咕咕在議論:請人吃飯還叫人帶菜?澳洲博士這麽精啊!
 
因為漢森博士和我私人關係比較好,為我妻子留學陪讀開了證明和擔保信什麽的,我也非常感激他,看起來他也不是那種吝嗇鬼。到了聚餐的那天早上,我就包了一大盤餃子,下午就趕去“赴宴”了。那天去了不少人,可能中國同學都在忙打工吧,除了我和另一位同學以外,沒有人去。一看桌子上的食物相當豐富,因為大家都帶了一道菜,各個民族的食物都有。漢森博士準備了酒和飲料,還把一個BBQ爐(燒烤爐)架好,腰係圍裙給大家烤香腸,氣氛相當融洽。我仔細觀察,這是一個液化煤氣罐在BBQ爐子旁邊提供能源,點燃的煤氣灶把鐵板燒得滾燙,在鐵板上放上的香腸吱吱冒煙,經過主人不斷地翻滾,不久香噴噴的香腸就烤好了。大家有吃有喝,最主要還是有充分的時間交談,相互交流似乎忘記了時間,直到天黑。這是我第一次見識和品嚐BBQ。
 
烤香腸
 
後來G20峰會在澳洲布裏斯本舉行,與會期間澳洲總理艾伯特在後花園宴請各國元首吃的居然就是澳式BBQ燒烤。讓大家自己排隊領餐,穿著西裝打領帶,卻站著吃,要是誰願意還可以參與燒烤。邊吃邊聊,如此隨意的宴請在史上還從來沒有過。我倒覺得BBQ是澳洲飲食文化中的精髓,用這種形式請大家吃BBQ很隨意,對促進各自之間的友好氣氛很有幫助。
 
BBQ是英文單詞Barbecue的簡寫,可能因為老百姓用得太普遍了,幹脆用縮寫。BBQ就是燒烤的意思,但一般都是指室外或者野外的燒烤。讀起來很少有人讀字母B-B-Q,而是Ba-Bi-Q,很多澳洲人偷懶,幹脆叫“Ba-Bi”。初來乍到的朋友一看到BBQ燒烤大排,甚至很多朋友一看到這個題目,就以為BBQ是一種高檔的食品。其實BBQ在澳洲是一種非常大眾化,非常經濟美味,製作簡單,是深受老百姓喜愛的食物。
 
很多澳人家庭,家裏隻要有一定空間,都備有不同式樣的BBQ爐子。節假日或是親朋好友聚餐時,就拉出來燒烤。通常用作能源的液化氣鋼瓶都是統一的,到加油站或是工具商場都可以加氣。有的地方隻要鋼瓶尺寸一致,隻要把空瓶一丟,拿個罐裝好的就走。你想要是家中十幾號人等著吃大排,烤著烤著沒氣了,有地方快速換瓶——救命。不用時就放在一個角落裏,再蓋上一個罩子。基本上所有公園都有安裝的BBQ燒烤爐子,CBD近城區要塞硬幣,塞一個硬幣加熱幾分鍾,所以燒烤時要帶好一大把硬幣。其餘地區的BBQ爐子都是免費的,使用延時按鈕,按一次10分鍾,以免浪費電。再偏遠一點的山區和牧場,都是用木塊作為燃料。連公共場所(比如旅居車營地),都設有很多免費BBQ爐子,足見BBQ在澳洲人生活裏的重要性。
 
下麵介紹一些BBQ的設施和材料:
 
一.家庭BBQ燒烤爐子
 
 
這是一種最小的BBQ爐子,燒烤時用“煤球”,價格隻有30元
 
 
這個看上去像飛船,現代型的煤氣燒烤爐,據說功能很強,價格300元
 
 
這個兩灶頭,“機翼”可折疊型碳素鋼豪華BBQ爐子,價格800元
 
 
四灶頭帶櫃子的燒烤爐,右邊是煤氣爐灶,很多華人油炸食物放在室外,就用這個爐灶
 
 
這個功能更強,還帶有洗手池,注意看:下麵有輪子,可以到處移動
 
也有燒烤發燒友用磚塊砌一個台櫃,花崗岩台麵,現代燒烤爐具安裝在裏麵
 
這個還要瘋狂,全套不鏽鋼固定安裝的BBQ爐灶,這個派頭對付百把人沒有問題
 
澳洲很多豪華度假村,都配備燒烤設施,
提供“免費”燒烤材料(其實包括在住宿費用裏)
 
博士山的高層公寓SkyOne也帶有免費的BBQ燒烤和聚會設施
 
二.公共場所裏的BBQ爐子
 
澳洲很多公共場所,比如說公園,海濱,湖畔,水庫邊,甚至政府公寓大樓周圍,政府都安置有BBQ爐子,通常都是免費使用的,便於那些無法備置BBQ爐子的家庭使用。
 
公園裏的BBQ爐子
 
海濱BBQ爐子
 
平時公共場所的BBQ爐子很少有人使用,但是到了節假日或周末,天氣又好,經常會排滿隊。通常一個公園裏都會同時設置好多個,所以都會輪到使用。在澳洲的地圖(紙張地圖和電子地圖)都注明哪個公園有BBQ爐子,在什麽位置。要是搞大型活動,我們都事先派人去實地考察,確保聚會時有爐子可用。

燒烤前後的清理反映出一個群體的素質,很多西人用好BBQ爐子後會清理得幹幹淨淨。下個使用者稍微清理一下就可以燒烤。以前有一些亞裔人群以為別人看不見,隨便清理,甚至不清理,還把骨頭廢物丟在上麵,讓人看了很不舒服。
 
清理得幹幹淨淨的BBQ爐灶
 
偏遠山區的BBQ很少用電力能源,都用原木塊。我們曾經做過幾次類似的BBQ活動,這是BBQ燒烤中的“精品”。燒烤時先要把公園提供的木塊燒著,第一次我們沒有經驗,忘記帶報紙和火柴,後來附近西人朋友熱心幫忙才點燃木塊,所以用木柴燒烤,一定要備好材料。等木塊燒成了木炭,再進行燒烤,實際上這種燒烤就是炭火BBQ。大排、香腸上的脂肪也會流下去燃燒,其味道更加鮮美,不油膩。
 
這是大森林裏BBQ爐子
 
BBQ爐子很簡單,上麵一塊鐵板,四周都有很多桌椅
 
免費的木材
 
這位非常投入地在用炭火燒烤
 
三.BBQ的材料

其實BBQ的食材非常廣泛,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和愛好選擇。
 
BBQ香腸:


這是最廉價的香腸,並不是說衛生差,而是香腸中混合很多麵粉,但味道不錯

超市或肉店都有很多現成的香腸,有的肉店備有很多風味,比如澳式,意大利或西班牙式,還有牛肉,豬肉,雞肉等。燒烤前用牙簽在香腸上戳一些小洞,以免在燒烤時爆裂。但是這些產品用料裏加很多脂肪,加很多的麵粉。這些香腸盡管很便宜(當然也有質量很好,很貴的香腸),很多人還是不太喜歡。

烤好的各式香腸:粉紅色的最普遍,白色的是雞腸,紅色的西班牙腸,意大利香料腸

 
漢堡包:
 
自己將肉末放香料等混合,做成圓球,一壓就成了
 
做好的漢堡包
 

烤大排:

挑選自己喜歡的牛排(不同的部位價格相差很大)
 
請肉鋪老板用一種裝滿釘的機器過一遍,使得大排質地更鬆軟

也可以選擇豬排,羊排等。牛羊排不必醃製,臨時烤時撒上胡椒碎和鹽就可以,豬大排最好醃製24小時,讓其入味。

烤好的牛排
 
烤雞翅膀:


這是最便宜但最受我們華人喜愛的BBQ材料。將雞翅膀的最上段去除(據說有很多對身體不好的成分),把第二段和第三段分開,加調料醃製24小時,入味。

烤好的雞翅膀

 
烤海鮮:

大蝦,魚,墨魚,牡蠣,帶子等都是非常受喜愛的燒烤食品。

 
串串燒:

有人不太喜歡油膩的大魚大肉,那就用串串燒的辦法,把葷素混合在一起。
 
說明:

1.  看到這裏各位大致上知道,BBQ是一種非常大眾化的食品,製作簡單,味道鮮美,價格也便宜,不要什麽烹飪技術。BBQ聚餐是一種聚會聯絡感情很好的方法。

2.  盡管統稱BBQ燒烤,細心的朋友就會發現因著取材的不同,BBQ的檔次有著天壤之別。比如說牛肉,有十幾塊錢一公斤的牛排,也有幾百塊一公斤的和牛肉,價格十幾倍,還有一些高檔的海鮮也非常昂貴。所以我想上次G20峰會的BBQ材料不會是一般的。我倒是很感興趣, 這些BBQ到底吃什麽?可惜沒有更多的資料。

3.  BBQ還有一個重要方麵就是醬料,華人很喜歡事先醃製好有味道的豬排,雞翅等,可是很多西人不喜歡醃製,大多數牛排、羊排打開包裝後,撒上鹽和胡椒就燒烤,最後蘸上番茄醬或專門的BBQ醬。燒烤醬的品種五花八門,西人靠這個來調味。

4.  最後說說食品健康:BBQ燒烤是很饞人的,可是對身體健康並不好,高溫燒烤使得食物的營養成分破壞。很多西人都喜歡烤過頭,烤成黑糊糊的食物,他們覺得好吃。為了好吃用肥肉燒烤,以及過量的肉食和啤酒飲料,都是導致多糖、多油、多葷、高膽固醇等不健康的因素。據統計澳洲胃癌的發病率是僅次於皮膚癌的惡性疾病。

烤得過焦的食物

所以做什麽都有個度。我們一幫朋友在這個十年裏,基本上都告別BBQ。年度同鄉會朋友聚餐,以前都是用BBQ燒烤,各家帶生的食材,現場燒烤。但是現在都是各家自帶一兩道冷菜熟食,更受歡迎,更健康。
 
不過也不必太大驚小怪,一年中難得吃幾次也沒有什麽,隻是不要像他們澳洲人喜歡吃就三兩天做BBQ,烤得像焦炭一樣。
 
很多年前,在我們附近的Doncaster商業中心,有一家門麵很大的“成龍BBQ燒烤自助餐廳”。是不是成龍大哥開的,不得而知。餐廳地處山頂上,很漂亮的景觀,各種燒烤材料應有盡有,甚至鹿肉,袋鼠肉等野味都可以盡情享用。可是不知為什麽沒有開下去,可能是西人對野生動物保護比較敏感,不會光顧。所以一種受人歡迎的食物,一旦進人商業模式,也很難保證生意是否興隆。
 
我將會在下一篇介紹“如何準備聚會的BBQ燒烤”,從食材準備開始到燒烤,非常簡單有趣。要是朋友有機會到了澳洲(或新西蘭)一定要體驗BBQ,據說現在有些大陸組團的“澳洲深度遊”,也會安排BBQ野外燒烤項目,體驗一下這種澳洲本土的飲食文化。自助遊,或者探親訪友的朋友,要是有機會,最好也要親自體驗一下BBQ野外燒烤的經曆。
 
實在沒有機會的話,告訴你一個辦法:當你在公園裏看到西人在BBQ,你可以湊過去聞聞那些BBQ燒烤的香味,甚至過去問一些問題。我敢擔保,他們一定非常好客地給你一段香腸或牛排品嚐,甚至外加一瓶啤酒。這時你也不要客氣,大大方方地享用,但是不要忘記感謝誇獎一番,或是拍個照片留念,他們一定高興得不得了。記住真正的澳洲人大大咧咧很土,但很淳樸,好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袋鼠國Bob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澳超市有袋鼠肉賣,不貴,很多都是各種風味的半成品,烹飪很方便,也大量出口到海外。不久前我還特地寫過一篇《介紹“袋鼠國”的袋鼠肉》,比較詳細介紹袋鼠,袋鼠肉和一些現成的產品等。
袋鼠國Bob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是這樣,尤其是新移民,搞得主人筋疲力盡。當然特殊的一些聚會,比如慶祝孩子滿月,父母親移民成功等等,再帶一道菜似乎有點添亂,主人也不好意思開口。但大家總會帶一瓶酒,一些小禮物,一盆綠植等等。但需要帶菜,最好直說(當然不是強迫一定要帶)。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很多年前,在我們附近的Doncaster商業中心,有一家門麵很大的“成龍BBQ燒烤自助餐廳”。各種燒烤材料應有盡有,甚至鹿肉,袋鼠肉等野味都可以盡情享用。】
澳大利亞超級市場裏有沒有袋鼠肉?
價錢多少?

袋鼠國Bob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澳洲沒有potluck這個詞,但意思都差不多。我看有些新西蘭、英國和北歐的網友在介紹,基本上都是這個習慣。我在前一篇《如何安排節假日的朋友聚餐?》談到一些方法,這篇隻是著重在BBQ燒烤,也是一種朋友聚餐的形式。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有一天校長漢森博士(Dr. Ian Hanson)貼了一個告示:周末在他家聚餐,歡迎各位同學老師到他家BBQ。PS(附帶說明):要是可能,請帶一道拿手菜(dish)。我們幾位中國學生嘰嘰咕咕在議論:請人吃飯還叫人帶菜?澳洲博士這麽精啊!】
在北美,這種聚餐方式叫做 potluck:
A potluck is a communal gathering where each guest or group contributes a different, often homemade, dish of food to be shared.
澳大利亞用不用 potluck 這個字?
這種聚餐方式主要不是為了主人省錢,而是讓大家嚐到各家(甚至各國)更多風味的食品。
如果光是主人做所有的菜,就隻有一種風味。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請人吃飯還叫人帶菜?”好麵子的中國人永遠不會這樣請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