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寧波故鄉回憶

(2025-04-15 10:39:22) 下一個

寧波故鄉回憶

我的故鄉在浙江慈溪縣觀海衛,現在好像是屬於寧波。

昨天接到在上海妹妹的微信說我的娘娘(我爸爸的妹妹)去世了,享年八十八歲。我在上海的其他兄弟妹們會趕去老家參加追悼儀式。

我身在美國,我的十年大陸簽證已經過期,無法趕回大陸隻能深深懷念,並且回憶…點點滴滴的我對老家的記憶。

我出生在上海,第一次回老家應該是我7歲那年。

1959年祖父去世前,我的娘娘和祖母來信,也有可能是電報,說我祖父已經進入彌留之際,…。我姑母和我先行一起趕去,探望,這大概就是我第一次回老家。

祖父躺在病床上,見到我們的到來,很是高興,用他微柔的嗓音,然後叫我去錫剁(一種裝糕點的容器)裏,找我喜歡吃的糕點。

一天晚上,我突然被我姑母喊醒,起床。姑媽一邊哭著一邊幫助我穿好衣服,一邊說公公沒有了。那一年,我姑母,(1915–1959)44歲,我爸爸,(1923-1959)36歲。

然後我母親和其他兄弟妹們從上海趕來參加葬禮。也是我人生的最初記憶之一。

在1967年,我到上海北火車站去送我母親。她帶著兩小弟弟去老家看望外婆。那年,我最小的弟弟是三歲,另一位弟弟是八歲。在那個年代由於收入低,普遍經濟困難,出門旅行是一非常奢侈的事情,敢想而無法去做的事情。

轉眼,1975年春節期間,我雖然已經參加工作了多年,但是也沒有什麽積蓄。姑母說我應該回老家看看,她出錢買了一張棚車(運貨)火車票。從上海出發到餘姚火車站下車。轉乘長途汽車到達老家。那時侯,老家真正的非常貧困。娘娘家就住在我們的老家。

在我們吃飯時,有一個要飯的經過,問我們要飯時,姑丈問他有沒有公社的證明書。他說有啊,他出示人民公社的介紹信證明是公社批準出來要飯。我們就給他一些吃的食物。

我知道娘娘的丈夫是國家幹部,做安全保衛工作的,懂得政策。

同時我還去了舅舅家/外婆家,到我母親的親戚家裏,與表兄弟吃飯時一起喝酒。由於我在上海時基本不喝酒,在那兒喝酒後,引起我身上起了許多小疙瘩。回到上海後,我母親埋怨我,不應該跟他們一起喝酒。。。

1989年離開大陸,來到美國後,忙於讀書,工作,辦綠卡,申請成為公民。回上海,大陸已經成為奢望,去老家更是難了。

 

前些年,造了跨杭州灣大橋,大橋在浙江境內剛巧老家連接。這樣如果開車的話,從上海出發幾個小時後就能夠到達老家了。如果自己開車的話,當天就能夠來回了。

 

由於經濟發展了,去老家也方便多了。同時賭博也更加盛行起來。

我在老家妹妹的兒子一家,賭博成癮。。。

2013,我去寧波參加技術會議,大規模的高樓大廈早已建立起來了。那兒新建的五新賓館非常豪華,欣欣向榮。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