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對人的推動
一個小孩兒呱呱墜地,他/她有無限的可能。因為他/她家庭有愛好學習的文化,於是乎,這個孩子的爸爸媽媽會教他/她:說話,數字,畫畫,音樂,讀書,等等。最後,這個孩子最後也成了一個有文化的人。
另外一個孩子,他/她家世代都是體育健將。於是,他/她出生以後,爸爸媽媽會教他/她:拉伸,飲食健康,分解複雜的體育動作成為可操作性動作,身體的每個部件如何鍛煉,調整,等等。最後,這個孩子也變成了一個體育健將。
文化,可以推動一個人的成長。虎父無犬子,大概是這個意思。
文化對人的限製
中國的"一孩政策"讓很多7/8/9/00後成了家裏的唯一的孩子。
這樣的社會下,兒子需要肩負起女兒的責任:父母年紀大了,兒子們也需要"細微的體恤/照顧"父母。不能隻風風雨雨的幹事業。
同樣的,女兒也需要肩負起兒子的責任:清明節去給自己家的祖先上墳,贍養自己的父母。
這個時候,我們仍然延續"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不負責娘家的贍養/祭祀"的文化。這個社會將無法運轉。
最好的傳承是創新
一個文化,它需要像人一樣,不斷成長。
文化大致分為:科學技術文化,和精神文化。前者幾乎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所以,它會成長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後者(精神文化),卻大多數起到限製人成長的作用。
我們需要不斷的創新自己的文化,這樣我們的文化才會被人接納,才會被傳承。
Taofuc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