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青博客

凝聚水珠,點燃火苗,反洗腦。
正文

G2春秋大夢:當算計遇上極權

(2025-11-06 20:05:56) 下一個

G2春秋大夢:當算計遇上極權

——太平洋足夠大,到G2共治幻覺,一場文明與暴政的交易

馬青

 

  10月30日,川普發帖說“G2即將召開”,這看似一次外交預告,實則是回應習近平那句:“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
  一個以詩意的語調請求“共治太平洋”,一個舉重若輕地首肯“共管世界”。說法不同,本質一樣:都在為極權尋找支撐。

一、G2:把暴政抬上談判桌

  “G2”亮相,意味著美國承認中共與自己平起平坐。這不是外交技巧,而是普世價值向極權專製低頭。僅僅兩個字符,就將獨裁政權從“戰略競爭者”包裝成了“全球戰略合作夥伴”。
  而一旦承認中共,就等於同時承認它背後的軸心同盟——平壤、莫斯科、德黑蘭。何止“G2”?這分明是“G5”——美國、中國、北朝鮮、俄羅斯、伊朗。一個新的極權軸心,正借“合作”的幌子集體亮相。
  這正是北京夢寐以求的國際地位——有“共治”之名,行暴政之實。

二、從申討到祝福

就在川普發帖前兩天,美國防長赫格塞思還在批評中共。他敦促東南亞國家“堅守立場、加強海上力量”,指責北京在南海“破壞穩定”。但僅僅幾個小時後,他態度陡轉。
  赫格塞思與川普通了電話後,他發帖寫道:“我與川普總統一致認為,美中關係前所未有地好。願上帝保佑中國和美國。”
  從“申討中共”到“讚美中共”,距離隻有領袖意誌。“行公義,好憐憫”的上帝,被用來祝福犯下反人類罪的暴政;外交辭令不僅僅是外交辭令,還是站台與表忠。
  這不隻是對中共政策的急轉彎,更是美國精神的倒塌——當利益取代信仰,自由的燈塔便自行熄滅。

三、合同背後的交易智慧

   川普與防長口徑一致地釋放善意,不是為了和平,而是為即將登場的釜山交易鋪設“安全”舞台:關稅、大豆、稀土這些可量化的籌碼,配上一條象征性的“軍事熱線”,共同構成一套“先降火、再簽字”的談判劇本。
  熱線並不解決任何根本性的安全問題,它的作用隻是“暖場”與“安撫”——在台麵上製造溝通與克製的假象,讓台下的價格與條款更易落地。
  國家安全問題,淪為經貿談判的伴舞與幫腔——這不是外交智慧,而是政治喜劇。

  美國總統與防長連吹帶拍地將中共牽上談判桌不說,還親手為其戴上一條“G2成員國”的金鏈——這更不是外交的智慧,而是對極權的加冕。

四、川普的模糊,拜登的清晰

  拜登四次公開承諾:“若北京動武,美國將出兵保衛台灣。”他稱美台關係“堅若磐石”(rock-solid)。這種清晰,不是嘩眾取寵的姿態,而是民主陣營的底線。
  川普則始終閃躲。當被問及“若共軍攻台是否出兵”,他答:“如果他們真打,你就會知道答案。”他既不說“保衛”,也不說“不保衛”;台灣成了他手裏的籌碼。
  在川普的世界裏,所有原則都可以標價,所有盟友都可以拿來交換。
  拜登的“堅若磐石”,代表信念;川普的“G2”,象征算計。一個保衛盟友,一個抬高暴政;一個以價值觀為底線,一個以利益為準繩。
  川普,在鯊魚嘴裏挖金子;拜登,在風暴眼中守燈塔。一個以為那是“藝術”,另一個知道那是信念。
  當美防長說“上帝保佑中美”時,他是在借民主世界的燈塔為暴政指引航向——盡管,這座燈塔,正在緩緩傾斜。

五、“G2”的終極幻覺

有人指望川普在這次“川習會”上,為黎智英的自由出一把力,想多了。黎智英和他的票倉有關嗎?沒有。對他來說,香港隻是籌碼,台灣也是。
  “反送中”那年,他口頭支持香港,卻又稱示威者是“暴動”。被問及對“八九六四”的看法時,他讚許中共“以強有力的手段平息騷亂”。
  在他眼裏,香港、台灣、芬太尼、大豆、晶片——都是籌碼,區別隻是麵額大小不同。自由、人權、國家主權,對不起,上不了他的桌麵。
  這次,他們談了貿易、稀土、芬太尼,卻沒談香港和晶片,更沒談台灣。
  但台灣,怎麽可能不談?中共四中全會剛提出“邊鬥爭、邊備戰、邊建設”,台灣問題已箭在弦上。北京不會不提,華盛頓也不可能不想。隻是,表麵,他們都選擇繞開——因為一旦談台灣,就意味著劃線:要麽捍衛民主,要麽容忍極權。
  捍衛民主,就得像拜登那樣公開說“保衛台灣、堅若磐石”,這勢必得罪“G2夥伴”中共;容忍極權,放棄台灣,又會讓自己的人設崩壞,失去那些仍寄望他“下一盤大棋”——從俄烏戰爭上騰出精力來收拾中共的支持者。
  於是,場麵上,按下不談。
  台灣不能明說,晶片也不能。
  晶片是商品,但也是製度的界碑。它誕生於自由的土壤,穿行於開放、契約與法治——這一切,極權製度都不具備。
  如果把晶片擺上談判桌,就等於把製度的界碑當作籌碼。那就不僅關乎技術或貿易,而是——出賣文明。

——在外交場合,不說,也是一種表態。

所謂“G2共治”,看似共同擔責,實則是一場以強權為棋子的交易。看似共治,實則共沉。

  當一個民主國家,開始為極權讓座;當自由世界的領袖,把暴政當作談判夥伴,“G2”就不再是國際秩序的構想,而是文明世界的崩塌。

六、川普的算計

  從“共治太平洋”到“G2共舞”,看似外交謀略,實則算計與極權的共振。
  川普深諳“交易的藝術”。他知道,中共的危機越深,它越容易被拿捏;台灣的危險越近,美國軍工、芯片與選票的收益越大。
  他打著“美國優先”的旗號,卻在價值底線前猶豫退縮。他不捍衛民主,也不揭穿暴政,他擅長——在危機與和平之間討價還價。
  他口口聲聲“讓美國再次偉大”,卻與暴君稱兄道弟:他讚歎普京是“天才”,稱習近平是“完人”。
  他掂量的,不是道義,而是選票與利益;他的算盤,不是拯救文明,而是贏得下一屆選舉。

七、結語

  “太平洋足夠大”,聽似溫柔,其實是擴張的序曲;“G2共治”看似平等,其實是與虎謀皮。
  真正的和平,不是和暴政攜手,而是趁他虛弱無力時,將它連同謊言與屠刀,掃進曆史的垃圾堆,而非為其輸血供氧,養虎遺患。
  喘過氣來的中共,絕不會善罷甘休。想想那場殃及世界的新冠生物戰——那並非意外,而是極權的本能。
  對暴政縱容,不是通往和平,而是,再次打開那個被曆史多次打開的潘多拉盒子。

2025年11月5日 馬裏蘭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