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中,以吉星文抗日名氣最大,是抗日老前輩,參加過1933年的長城抗戰,組織大刀隊逆襲日軍全殲敵日寇。後又在七七事變組織敢死隊與敵血拚,而名聲大振。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元旦,日軍炮擊臨榆縣城,駐臨榆的東北軍第九旅何柱國部官兵忍無可忍,奮起還擊,揭開了長城抗戰的序幕,然而在日軍絕對優勢的兵力及力攻擊下沒多久榆關便失陷,日軍占領榆關後接著向錦州、通遼、綏中等處集結兵力,準備三路進攻熱河。
3月9日,打虎將軍趙登禹率部馳援,他一到羅文峪一帶就與日軍鈐木師團展開了慘烈的爭奪戰,雙方傷亡慘重,趙登禹的左腿也被敵人的炮彈炸傷,此時的吉星文任官拜營長。由於吉星文打起仗來置生死於度外,趙登禹便給他起了個「吉大膽」的外號。
在喜峰口戰鬥時除了趙登禹與張自忠率「大刀隊」與日軍拚戰外,另由吉星文帶一隊「大刀隊」,繞過日軍右翼,於淩晨發起逆襲,攻戰王家、瓦房等村,將村中敵人全部殲滅。由於此次勝利,吉星文被提升為219團團長。[7]
1936年,吉星文進入軍校高級教育班進修一年。1937年6月結訓後,奉派率所部駐紮河北省宛平縣。[5]
盧溝橋距北平市前門十五公裏,屬宛平縣境內,是一座擁有七百多年歷史的石橋,此地為保定通往北平市的交通要道,它已成為中國東北的最後一條防線,此時正由吉星文團長率部戍守。
1937年7月7日晚間十一時,日軍於北平的盧溝橋一帶進行演習,並且以一名士兵失蹤為由,要求進入宛平縣內搜查,吉星文團長與宛平縣長王冷齋研商情勢後,斷然阻止日軍進入[8]。在吉星文表態後,日軍惱羞成怒,包圍宛平縣城。二十九軍副軍長兼北平市長秦德純為防止事態擴大,與日軍進行交涉。然而日軍卻枉顧道義地在交涉進行中對宛平縣城發起攻擊,強佔宛平東北沙崗,此時吉星文決定奮起還擊,於是立即招募「大刀隊」以對抗日軍,隻募集一百人的敢死隊,卻在短短幾小時內就來了五百人[9],他就憑著敢死隊與29軍的勇士收復沙崗,堅守著宛平城,擊退來犯之日軍數次。
7月20日,日軍第一批增援部隊進入華北,並且以優勢火力炮擊宛平城和長辛店,此時吉星文與他的敢死隊已與日軍作戰了十多天但仍保持高昂的士氣,仍擊退日軍多次進攻。
26日,日軍已集結6萬以上之兵力,準備對北平發動總攻擊,吉星文昔日在喜峰口的戰友:第一三二師師長趙登禹、第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也一同進入北平與他一同並肩作戰,然而在日軍絕對優勢的兵力攻擊下二人同於28日壯烈殉國,此時吉星文仍領著這群敢死隊與29軍奮勇抵抗日軍二十多天,誓言與堅守最後一道防線,直至平津失陷奉命離開戰場為止。
吉星文在華北戰場與日軍展開周旋,1937年9月,升任師旅長,1938年升任師長。在徐州會戰掩護友軍撤退,並與張自忠一同參與隨棗會戰,在這期間他多次因作戰而身受重傷。其子吉民立在日後回憶道:「我爸爸在華北親自上陣肉搏殺敵時,遭日寇武士刀削去肩頭負傷,他始終不敢在我奶奶麵前更衣,避免這個『三指填不滿』的傷口喚起長輩的心痛。」[10]這是一個軍人在麵臨忠、孝時所表現出的心境。
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由於吉星文作戰勇敢,先後被國民政府授予勝利、光華、雲麾、幹城、忠勤等勳章,並被提升為二十九軍三十七師師長,受到了蔣中正的親自接見。
1958年8月23日18點30分,中國人民解放軍對金門砲擊,短短數小時之內落彈5萬7千餘發,史稱「八二三砲戰」。
胡璉為了給前來金門視察的國防部長俞大維接風洗塵,正準備在金門防衛司令部所在地太武山麓的翠穀水上餐廳(現為金門金湖鎮明德公園)舉行一個盛大的晚宴。
當時吉星文與趙家驤中將、章傑少將先去餐廳查看,走到中途即遭到炮擊,在逃往防空洞途中兩位副司令當場身亡,吉星文被炮彈擊成重傷。
----------------------------------------------------------------------------------------------------------------------------
而另一位章傑將軍,在維基上也能查到他的抗日事跡:
北伐成功、中國統一後,國軍開始組建空軍,中央軍校開辦航空班,章傑對航空飛行感興趣,報名轉考航空班。[1]當時政府提出航空救國口號,青年紛紛響應報考,經嚴格體檢篩選,章傑成為航空班第一期學生。[1]他認真學習,完成各種飛行訓練,成績優異。[1]他在中央航空學校(中央軍校航空班改製)第一期畢業。後來進入航校高級班第六期深造。[1]
章傑先後擔任飛行員、飛行教官及分隊長。[1]曾參與中原大戰、國共內戰及中國抗日戰爭等戰役。章傑在戰場上,多次冒險駕著飛機對敵軍陣地炸射,均完成上級賦予任務,功績卓著。[1]為應付抗戰需要,航空委員會開辦電信員訓練班,任章傑為班主任,該訓練班培育許多優秀電信人員。[1]此後章傑出任航空委員會通信處電信科科長、空軍第一路司令部科長、第五路司令部參謀長及航空委員會副處長。[1]
----------------------------------------------------------------------------------------------------------------------------
趙家驤將軍, 參加過武漢會戰,維基上的資料:
1936年考入陸軍大學,為該校第十四期畢業。隨後因同學鄭作民邀,進入第二軍擔任少將參謀長,升任十一軍團參謀長,在李延年麾下參與武漢保衛戰,後獲得正式的步兵上校任命狀。
1942年赴雲南擔任「駐滇幹訓團步兵大隊」少將大隊長,隨即調任第五集團軍參謀長。
---------------------------------------------------------------------------------------------------------------------------
共軍威武!
823炮戰,利用國軍官兵吃中飯時,出其不意,萬炮齊發,擊斃抗日名將趙家驤、吉星文、章傑。
可憐這些抗日名將沒死在日寇之手, 卻死於中共之手!
日寇想做而不能做到的事,中共偽政權幫他們做到了!
中共偽政權替日寇報了仇,雪了恨!
然後再在北京舉辦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大會
哈哈,功勞都是中共偽政權的!都是我黨的!誰都別跟我爭!
中流砥柱還是中流底蛀?
抗日還是炕日?
這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