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自由之路

股票音樂宋詞元曲曆史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蘇聯侵芬戰爭中,斯大林對大批芬蘭共產黨員加入芬軍打擊蘇軍表示不解。這點,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做得很好!是榜樣!

(2024-06-16 15:41:59) 下一個

武裝保衛蘇聯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武裝保衛蘇聯[編輯]

 
 

武裝保衛蘇聯中東路事件期間,中國共產黨發起的一次政治運動。

背景[編輯]

1929年中東路事件爆發後,共產國際遠東局明確要求中共中央要提出“武裝保衛蘇聯”的口號,並組織大規模的反對國民黨和擁護蘇聯的群眾示威。對此,中共中央做出了積極的響應。他們召開政治局會議,決定在8月1日“反帝日”舉行示威,而且爭取發動上海工人總罷工。

行動[編輯]

中共劉伯承葉劍英等人響應“武裝保衛蘇聯”的號召,參與“國際義勇軍”,前往伯力加入即“遠東工人遊擊隊”(或紅河赤衛隊),執行特殊任務,[1]與國民政府軍張學良部作戰,協助蘇聯進攻中國黑龍江海拉爾之役。[2]同時,共產國際派遣伍修權擔任蘇聯紅軍翻譯。

遠東工人遊擊隊是由共產國際東方部於1929年在距伯力18裏遠的紅河組建的,主要招收了三四百名海參崴地區的礦工,歸遠東軍區司令的加倫將軍指揮。[3][4]劉伯承領導,黃平任黨代表[5]劉鼎擔任一中隊政治指導員及全隊的武器教官,[6]塗作潮擔任無線電機務員,[7]黃文傑從事黨務工作。

調任中共滿洲省委書記的劉少奇則發動了反對國民政府張學良、支持蘇聯的運動[8]。8月22日,在奉天(今沈陽)紗廠門口,因煽動罷工嫌疑與孟用潛一同被捕,9月中旬經奉天高等法院判決,“證據不足,不予起訴,取保釋放”[9][8]。日後劉少奇成為“叛徒”的重要證據,即為此次被捕[10]

影響[編輯]

對於中共中央的做法,原中共領導人陳獨秀專門致信中共中央提出批評,主張在這個時候片麵宣傳“擁護蘇聯”“於我們不利”,絕不能簡單地認為“廣大群眾都認同蘇聯是中國解放的朋友”[11]陳獨秀等人因此被開除黨籍。

中東路事件中,中蘇雙方的武裝衝突在1929年12月即已結束。但中國共產黨對“武裝保衛蘇聯”的宣傳並未結束,持續數年[1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