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足馬力,撞沉吉野!”這句台詞,幾乎是我們那一代人童年共同的記憶。《甲午風雲》是我們那個時代,少數能夠在電視裏反複播放的電影之一。
影片最後一個場景,李默然飾演的鄧世昌站在被炮火撕裂的甲板上,帶領剩餘的官兵完成最後一次列隊,帶著北洋水師做最後一次無畏的衝鋒。 那一幕悲壯、決絕,讓年幼的我久久不能平靜。那不是一場單純的戰敗,而是一個民族百年屈辱的起點。
彼時的中國,閉關鎖國,早已錯過了工業時代的浪潮。北洋水師曾是亞洲最強、擁有世界最先進的鐵甲艦,“定遠、鎮遠”下水時,世界都在側目,那是亞洲第一的鐵甲艦隊。
然而清廷的腐敗與昏庸,讓海防軍費被挪作他用,軍艦常年失修。昔日的雄心,最終化作了煙海中的殘骸。
自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後,中國迎來了百年屈辱。西方列強靠著幾艘船堅利炮,就能在中國門口耀武揚威。沿海口岸一次次被打開,條約一份份簽下。我們在自己的海邊退讓,在自己的土地上被奴役。
一百三十年過去。今天,中國海軍再次在甲板列隊。
全球同步直播福建號航母入列中國海軍,那是世界上唯二使用電磁彈射的航母,另一艘叫“福特號”。曾經我們看人家用蒸汽彈射像看科幻片;現在我們和世界頂尖站在同一層甲板上,看著自己的艦載機直衝雲霄,心中忽然泛起一種複雜的情緒。
那是另一片甲板——當年滿是彈孔、浴血赴死;如今平整如鏡、電子彈射。那時是悲壯的衝鋒,今天是從容的列陣。曆史仿佛在同一個海麵上回望自己,隻是時代已然不同。
從致遠號到福建號,中國海軍走了一個世紀的彎路,也走出一個民族的覺醒。曾經“趕英超美”的口號被嘲笑為空談,而今我們無需再喊口號,腳踏實地把鋼鐵和信念都造在了海上。
那聲“撞沉吉野”的呐喊,穿越一個世紀的風浪,依然在心中回蕩。隻是這一次,我們不再以悲壯赴死的方式回應世界,而是以平靜、自信的姿態告訴自己——
海闊天青,國已安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