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之光》巴郎
《馬格納斯》
據說,12世紀初,馬格納斯Magnus 本是蘇格蘭奧克尼伯爵,掌管群島領地生殺大權,但他心地善良,願將領地與表弟Hakon共享。但兩人政見不同,使領地管理混亂。為解決爭執,兩人決定召開一次會議。
Hakon違背“不帶武裝”會前協定,帶了大批武裝人員前來參會。他命令手下,抓住Magnus ,在Magnus 跪下祈禱時,用斧背殘忍地敲碎了他的頭顱,將他草草地埋葬在一處荒丘中。傳說Magnus 的墳墓中常有神光閃現,於是民眾相信他是冤枉而死的烈士,死後成為了一位聖人。
Magnus 的姪子Rognvald是一位維京貴族,他從挪威趕來繼承叔父的爵位和領地。他向奧克尼的民眾許諾,要為他殉教的叔父Magnus,建立一座宏偉石殿。經過幾十年修建,大教堂終於在奧克尼主島柯克沃爾完工,以Magnus 命名。Magnus 的遺體安葬於內,前麵立有方柱,柱上銅製銘牌上書:“在這方柱後方,埋葬著奧克尼伯爵Magnus ,他於1115年4月16日被殺。為紀念他,他的侄子Rognvald,於1133年12月13日,修建了這座大教堂”。
此後,Magnus 作為奧克尼的主保聖人,其姪子Rognvald成為隨侍聖人,大教堂則被命名為“北方之光”,成為朝聖所在,吸引善男信女們前來燒香焚燭,頂禮膜拜。
《北方之光》巴郎 錄釋
一一一一
在蘇格蘭奧克尼群島的柯克沃爾大教堂壁上,寫著這樣一首古詩,現在錄釋於下:
Here ,in our old gray city of the North ,
Beneath the shadow of St Magnus ' shrine ,
There stands a gate into God's Acre,
where they sleep in peace ,
the fathers of our island line 。
And on its pillars graven are the names of
those who give their lives,
that we in turn might lie in peace and quiet ,
when our day is done。
That we might Freemen live and Freemen die。
巴郞譯:
“這裏,我們的北方之城,古老而灰暗 ,
在聖馬格努斯神壇陰影下,
一道柵門通向神之樂土,
在這裏安睡著,我們島鏈上的先父們。
墓地的門柱上鐫刻著神聖的名字,
他們獻出了寶貴生命,
使我們在大限來臨之時,
能夠壽終正寢:身為自由人,死為自由人”。
一一
巴郞 記於蘇格蘭柯克沃爾 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