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勤於學習,善於自省,變教訓為經驗,從失誤趨成功。勇於開拓,敢於進取,繼往開來,譜寫新章。巴郞身處環境、社會、以及自身的發展變化之中,耳聞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筆錄存之,欲與文友們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山巒瘴氣》巴郎

(2025-02-21 01:16:46) 下一個

《山巒瘴氣》巴郎

 

川東山區的這種山巒瘴氣,名聲並不好聽。早在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孔明,為穩定後方,花了很大精力收服占據著雲貴川鄂湘等地的南蠻,“七擒孟獲”,使其心服歸順。在崇山峻嶺征戰時,蜀軍就時常遭遇瘴氣,這種瘴氣內含濕熱毒質,“毒侵入身”,造成極大病患非戰鬥減員。直到諸葛丞相發明了“行軍散”,給兵士服用,方克製了瘴毒。

 

其實,瘴氣本身,應該是無毒的,它就是一種水霧,濃迷厚重。下鄉時,巴郞幹農活,常在瘴氣中走動,從來沒得過病疾。瘴氣能造成的惡果,主要是遮掩眼目,看不見來途去路,要十分小心行走,謹防摔下溝坎崖坡,直接造成傷亡。其次是瘴氣侵體,渾身裹在水氣裏,濕濕地溫溫地,糊住皮膚毛孔,使體內外氣體難以交換,稱為“瘴癘”。時間長了,就會由不適應,易感心態難順,導致全身機能滯緩,引起疾患。所以,下地幹完活回家後,要洗涮一下,將皮膚上沾附的水汽抹掉擦幹,換上幹燥衣服,就會感覺舒適多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