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狐社鼠》巴郞
卻說到了清朝中期,吏治腐敗,民不聊生,自身生存尚且不保,哪來多餘錢糧敬道拜佛?所以,道觀寺院信眾人數大減,供奉日不敷出,昔日絡繹不絕的人流不見了,門可羅雀。人禍未去,天災又臨。這片地域,連年遭到持續幹旱和蟲災,使得莊稼欠收,青黃不接,民眾啼饑號寒,流離失所。道士和尚也因寺無餘糧腹中空空,接二連三地離寺下山,遊走它方。
經曆了幾十上百年,大小二寨昔日的繁華,都已成了過往。由於釋道和世俗人眾紛紛下山各謀前程,人煙不再稠密,變得稀少疏離,偶見開荒者燃起的燒荒的青煙,在寨周飄渺。原來的重樓迭閣殿宇羅列,也遭風吹雨打,變成了頹垣殘壁,城狐社鼠出沒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