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世界

客觀,理性,包容,平和
正文

聊聊人的利他/她性

(2024-06-13 17:14:38) 下一個

人是以個人為中心的,原來是,現在是,將來估計也會是。但人又具有社會性(個人是很難在自然界獨立存活的),為了個人的生存,具有利他/她性的人才有可能存活下來。所以,我們的基因裏又帶有利他/她性(利他性表現在為了他/她人或群體共同的利益而犧牲部分甚至全部的個人利益)。以個人為中心的每一個人都在自己認知的能力範圍內,以及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尋求著自己的平衡點(因為利他/她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利己)。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幼兒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小朋友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很高興的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即使在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玩具時也會產生矛盾和爭吵。因為大家一起玩帶來的快樂遠多餘自己一個人玩。另外,分享自己的玩具也會帶來機會共享他人的玩具。

婚姻生活也一樣。婚姻中的兩個來自有著不同價值觀,家庭背景,認知等等的個體組成的家庭一定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同時也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快樂和幸福。如果夫妻雙方中有一方隻是一味的索取(隻利己)而不貢獻(利他/她),婚姻無法走得長遠。隻有夫妻雙方為了共同的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才能讓婚姻的雙方受益而走的長遠。

人和其它社會性動物的差別就在於利他/她(或互助互利,合作共贏)的涵蓋範圍。人類的利他性從其它具有社會性動物的兒女,父母,擴展到有血緣關係的親屬,再到族群,宗教,乃至國家,將來也許會衍生自全球 (如果人類還沒有自我滅亡的話)。人的利他範圍越廣(相互合作,互助互利的範圍越廣),人類的文明越強大。

當然,文明的發展和人的認知能力的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認知能力的提高,人的思維和交流能力越複雜,人對未知的想象越豐富,對大自然的理解越深刻。這些不僅幫助人類創造了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和革新,改善了越來越多的人的生存條件和生存時間,也進一步提升了人類組織,計劃,和運用更大的團隊合作精神的能力。隨著人類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人類的合作會進一步延伸,作為個體的人會變得越來越渺小。

從西方文明發展來看,不論是宗教,還是目前的“民主”,利他的範圍在於“我們”,而和“我們”不同的“宗教”,“意識形態”稱作“你們”。“我們”的涵蓋範圍,隨著曆史和認知的發展是在逐漸擴大的。隻有當認知再次質變,從而融合“我們”中有“你們”,“你們”中有“我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才會走的更長遠。而中華文明的“我們”所涵蓋的範圍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從而更具同化性和包容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