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解是,人是可以改變的。
當我們說,這個人很有愛心,很善良,很粗魯,很勇敢,很害羞,很開朗,很惡毒時,我們主要是根據我們看到的行為來下的判斷。
那麽 “人的行為有可能改變嗎?”
人的行為常常變。但人的行為模式相對固定且有跡可循。
人的行為會受到人的個性的影響。人的個性形成於我們的基因和小時的環境。
年輕時,一直認為Baby就像一張白紙,現在發現這張白紙在出生時實際上已勾畫好了很多的框架。這些框架類似於前人為我們留下的生存經驗或生存法則。而這些生存經驗或生存法則會幫助我們去適應我們現有的環境以利於自己的生存。一旦空白空間填滿了我們選擇的新經驗和法則,再去改變會相對困難。
心理學家認為,大的事件會明顯的改變人的個性, 例如,某一事件的衝擊會讓一個很外向的人變得內向了。我的理解是,人的個性一直在緩慢的改變,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人變的越來越open,越來越agreeble。有些也許正相反。
人的行為還受到很多其它因素的影響。例如
環境,人的認知,價值觀,判斷力,情緒,以及身體狀況等。
例如:
-人前的好爸爸,回到家變了一個人似的。
-老板麵前卑遜的員工,在手下人麵前卻是趾高氣揚。
-相較正麵情緒,當一個人處於負麵情緒時,包容性會遠遠降低。
還有眾多心理學家花了大量精力力圖理解的Nazi現象和群羊效應,都揭示了,在特定環境條件下,善良的人也會表現出殘暴的行為。
人的行為模式有可能改變嗎,特別是成年人?答案是肯定的, 但不容易。
人的行為模式一旦形成 (進入到潛意識),要想改變,需要:
總而言之,雖然很難,人是可以改變的。
讚同
有些改變是暫時的,沒錯。區別在於被迫或自願。暫時的改變是被迫的。當條件改變了,舊的行為模式就會從現。但當人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有意願的改變。改變才能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