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晨

心情記錄、讀書筆記、人生感悟、生活漫談。全部為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正文

西方文明來自法律信仰

(2025-11-22 16:30:55) 下一個

西方文明源頭來自臘。

臘精神,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自由。

世界上絕大多數在暴政下顫栗時,古臘人已走上了自主自治因而自由的道路。

臘城邦建立後的數百年間,這座以智慧、勇敢和民主體製著稱的城邦雖然經曆了無數的戰爭和天災,但卻在議會之神與說理之神的庇護下,始終屹立不倒。

然而公元前399年,雅典城邦在精神上被徹底打敗了,對手是一位年屆七旬的老人,他就是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一生追求正義、沉湎思辨。他的教誨產生了柏拉圖和亞裏斯多德,他的思想一直影響到人類今天

蘇格拉底述而不作,在辯論中度過了一生。

臘有一座神廟叫德爾斐神廟,傳說神總是借助女祭司之口來說出一些真理和預言,而且特別靈驗,人們深信不疑。

有一天,女祭司傳出話來,說神認為蘇格拉底是世上最聰明的人。

人們對蘇格拉底更加崇拜了。

蘇格拉底認為世界上肯定有比他聰明的人,是他花了許多時間,找了無數人來驗證結果發現這些人都自以為是。

蘇格拉底很悵惘的想,看來神的話推翻不掉了。

既然神的話不錯,我的聰明究竟表現在哪裏呢?

他苦苦思索了很久,終於明白了,神說我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可能是因為隻有我才知道自己是無知的吧。

 

蘇格拉底的能言善辯、不假辭色,經年累月,得罪了許多人。

公元前399年,他被對神不敬和腐化青年的罪名成為被告。他一個人麵對501人的法官團。

法官團大多數成員是他的晚輩,原本他很容易獲得同情而被判無罪,然而蘇格拉底根本不想為自己辯護。

在庭審中,那汪洋恣肆的發言惹得大家很不高興,便以281票對220票判有罪。

法官團問他接受什麽懲罰,他說:“對我最大的懲罰就是把我供養在國家英雄館,不讓我在街上與人交談。”

結果法官團一怒之下,以361票對141票判了他死刑。

蘇格拉底在執行死刑之前,有很多機會逃走,但他一直不為所動。他說:“我作為雅典公民,一定要遵守法律。法律以不義的方式判我有罪,但我不能因此而違反法律。”

對於死亡,蘇格拉底有獨到的見解。

他認為“死亡隻有兩種情況,一,死亡就好象無夢的安眠,這是求之不得的。另一種,死亡是前往一個過去的人所去的世界,可以與許多賢哲見麵,這很好啊。”

行刑的時候到了,他從容的喝下了毒酒。

 

蘇格拉底拒絕逃獄的理由很明確,那就是對法律的信仰與服從。

他認為必須遵守雅典的法律,因為這是他與國家之間神聖的契約,他不能違背。雖然法律不是神意,但卻是人意,絕不能輕視的價值,隻有堅定不移地遵守法律,執行法律,才能使人民同心協力,使城邦強大無比。嚴守法律是人民幸福、城邦強大的根本保證,它的價值遠遠高於個人的生命。

蘇格拉底一案中,一方是追求真理、舍身取義的偉大聖哲,一方是以民主自由為標榜、被視為西方民主自由源頭的雅典城邦。敦是敦非,不太涇渭分明。他的死是個悲劇,悲劇衝突的雙方都有存在的理由,蘇格拉底用生命給了一個答案。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