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晨

心情記錄、讀書筆記、人生感悟、生活漫談。全部為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正文

諸葛亮的兩封家書

(2025-10-26 08:43:36) 下一個

諸葛亮是我國三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文學家,他的操守行藏、道德文章至今影響巨大。

近讀諸葛亮的兩封家書,感慨頗多。

他的第一封家書《誡子書》,是公元234年寫給他的兒子諸葛瞻的。

全文如下: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歲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複何及?!

這封家書,既是諸葛亮對兒子的期望和叮嚀,也可以說是他一生的人生感悟。

他強調一個俯仰於天地之間,要想成就一番偉業,就要注重修身與養德。而要達到修身與養德的目標,非淡泊與寧靜不可。

而過人的才幹主要靠學習以達成。漫不經心則不能克己奮發,急於求成、浮躁不安則養不成完美的個性。時光隨年歲飛逝,意誌與日月消沉,一旦老去,守著個小屋,還有什麽作為呢?!

他鼓勵兒子寧靜致遠,奮發蹈勵。

諸葛亮自身也是這樣身體力行的,他接受劉備白帝城托孤,位至丞相,對小主人忠心耿耿,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最後56歲病逝於五丈原,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的另一封家書《誡外甥書》,是寫給他二姐的兒子的。

全文如下:

    夫誌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凝滯,使庶幾之誌,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谘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者於不濟。若誌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諸葛亮因父母早逝,從小與兩個姐姐隨叔父生活,在顛沛流離中長大,所以與兩個姐姐感情深厚,後來他二姐的兒子科舉得誌,走上仕途,在這個情況下,寫了這封信,以告誡外甥。

在這封信中,他告誡自己的外甥要誌存高遠,豪邁慷慨,有所為有所不為,實現理想的人生。

1800年過去了,然諸葛亮的兩封家書,在今天的人世間仍然發出奪目的光彩,對於急功近利、浮躁不定、失去理想的人們不失為一劑使人清醒的良藥。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