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李益生於公元748年,卒於公元829年前後,甘肅涼州人。他所作的名詩《喜見外弟又言別》,內容如下: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李益早年得中進士後,曾在各地為官,期間也曾幾度遭貶而遊曆四方。這首詩寫李益在遠離故土的內地,突然見到表弟(外弟,姑媽家的兒子)喜出望外又依依惜別的心情。
詩的大體意思是這樣的:
經過十年的離亂,
今天我們終於得重逢。
問起姓名才如夢初醒,
當年的容顏依稀還能記得。
一別經年,滄海桑田,
多少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不知不覺間,
暮色四合,
遠處的寺院傳來隱隱的鍾聲。
兄弟啊,
今天一見,
明天我們又要分別,
明天的巴陵道上,
秋陽照耀之下的遠山,
你將翻了一重又是一重……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分是常態,聚是偶然。在漫長而又短暫的人生中,你要用你的真情把握好眼前人。
2024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