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晨

心情記錄、讀書筆記、人生感悟、生活漫談
正文

偶遇印度籍加拿大華人

(2025-05-21 03:41:01) 下一個

今天下午,我在超市買菜,偶遇一印度籍加拿大華人。

臨近聖誕節的周末,加上昨天下了一場雪,所以超市人來人往,十分熱鬧。

我手拉一個超市紅色購物車先繞著賣場轉了一圈。

在超市東北角麵包點心部停了下來,想買幾個麵包當早餐,我正在麵包架上挑選,見旁邊一個上了年紀、中國人模樣的也在挑選,我好奇地隨口問了一句:“先生,您是中國哪裏人?”

那個人看上去70出頭,中等身材,麵相和善,很友好的說:“我來自印度。”他的普通話很標準。

“什麽,來自印度?”,我很驚訝。

我碰到的加拿大華人有來自越南的、泰國的、菲律賓的、印尼的、馬來西亞的,以及智利、阿根廷、巴西的,從來沒有碰到來自印度的華人,在我的印象中,印度太遙遠了,很少有華人去那裏。

他微笑著說:“我來自印度,我的父母是廣東梅州人,年輕時為了謀生,來到印度加爾各答,在那裏生下了我。”

“你父母在加爾各答做什麽生意呢?”

“做鞋子,後來做皮革生意,”

“當時生意也就是維持一個家庭的生活,我父母在印度生下我們兄妹五人,家庭開支還是挺大的。”他說。

 

我問:“你在印度上了什麽學呢?”

他說:“也就是初中畢業,畢業以後,就跟著父母一起做事了。”

我說:“你中文這麽好,在哪裏學的呢?”   

他說:“也是在印度學的,我們華人辦了一個中文學校,父母讓我們去那裏學的中文。另外,父母平時在家裏都是和我們說中文的。”  

“英文你怎麽樣呢?” 我問。

“還好。”   他說。

 

“你是怎麽來到加拿大呢? ”我問。     

“我是女兒申請我過來的,我女兒一開始在這裏留學,後在加拿大工作,入籍了加拿大,後來擔保我們夫婦倆移民加拿大,一晃快30年了。”

“你有幾個子女呢?”         

“我有5個子女,現在都在加拿大,有三個上了大學,二個高中畢業,經職業培訓後,就直接工作了,現在他們在加拿大都生活得很好。”

老大哥告訴我,他姓劉,今年已78歲,夫妻倆目前身體都很好,居住一公寓,養老金有近3500元,享受著政府提供的免費醫療及各種服務。子女居住得很遠,都有自己的別墅(獨立屋)。

 

我問他經常去印度嗎?

他告訴我,他雙親已過世了,兩個姐姐回了中國定居,兩個弟弟均通過他移民到了加拿大。

他基本不去印度了,但幾乎每年回一次他的故鄉、魂牽夢縈的桑梓之地廣東梅州。

真是華人不管走到世界那裏,都有一顆不變的中國心。

 

臨近分手,我和劉大哥互祝聖誕節快樂。

希望今後還能見麵。

          2024年12月21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大地之晨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各位關注評說。
Kamchu 回複 悄悄話 文學城看過不小表達愛國情懷博客寫手,這篇不錯,感人!聽過一首經典,充滿演繹民族豐富感情老歌《我的中國心》詞「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中國心,我的祖先早以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心…(簡約)流在心裏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就算身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內文婉約好有技巧闡述超市遇見故事,最利害是講受原鄉土生土長印度僑胞一段話:「他基本不去印度,但幾乎每年回一次他的故鄉,魂牽夢縈的桑梓之地廣東梅卅」。其實不再加上這句,真是華人不管走到世界那裏,都有一顆不變的中國心。已經夠料啦,
Q22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介紹! 廣東,福建那邊的愛跑海外;東南亞各國華人,其實往祖上追一下,都是百年前從中國大陸來的,每幾百年改朝換代: 明清,再早到五胡亂華時期,衣冠南渡。台灣那幫的客家人,閩南人。
一方水土一瘋人 回複 悄悄話 據說2000年左右移民加拿大的印度人裏有三分之一是印度的客家人,加拿大很多的印度客家餐廳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介紹和分析。
markyang 回複 悄悄話 這個很有意思,看過紀錄片,他們這一代印度華人可能是最後一批還保留華人傳統的印度華人,下一代就沒有那麽傳統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