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穀居士

計算機博士,矽穀軟件工程師兼經理。愛好開發軟件、閱讀、理財、寫作、健身。
個人資料
矽穀居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親曆的複利魔力

(2025-10-08 07:00:40) 下一個

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跡。了解了它的人從中獲利;不明白的人將付出代價。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股神巴菲特出生於1930年,當時美國正處於大蕭條時期。

到了1996年,他66歲。在那個年齡,大部分美國人已經選擇退休了。而彼時,他積累了170億美元的財富,絕對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然而,巴菲特沒有退休,也沒有把大比例的資產轉移到傳統的低風險的類別中(比如債券、銀行存款等等)。相反的,他的大部分資產仍投資在股市裏。

29年後的2025年,他的年齡為95歲,而他的淨資產達到驚人的1500億美元。也就是說,他大約90%的財富是在66歲後的29年內創造的!

雖然他過去29年的年均財富增長速度僅有7.8%,低於同時期標普500指數基金的9.6%。但這也足以擊敗債券的4%,或者銀行存款的3%。

巴菲特的財富增長曆史,讓我們見識了複利的強大魔力。

今年是我參加工作的第二十年。我就順便查了一下我的家庭資產曆史記錄,發現了類似的現象:

  •  55%以上的家庭財富,是在過去3年創造的。
  •  75%以上的家庭財富,是在過去6年創造的。
  •  90%以上的家庭財富,是在過去12年創造的。

假設我工作到65時退休,並假設那時的家庭資產是A。由於我絕大部分資產都是股票基金,而且我計劃繼續保持全倉股票基金的資產配置模式, 我的投資組合的年化收益率仍然是10%左右。

根據社保局(SSA)給我們的年度報告,我們在退休後,每年可以領取的社保金大約為10萬美元。為了彌補生活開支的缺口,我們每年從個人退休賬戶取出的資金量,應該不會超出總資產的1%。

因此,我預測65歲以後,家庭淨資產的年均增長速度為9%左右。

那麽,到了我90歲的時候,我的淨資產將會是:

  A × 1.09^25 = A × 8.6

這裏,“^”是指數函數符號。

也就是說,到那時,我就可以說,我家88% (= 7.6A / 8.6A) 的財富,是在我65歲以後創造的。

如果我有幸活到95歲,我的淨資產將會是:

  A × 1.09^30 =  A × 13.3

那麽,我65歲以後創造的財富的比例,就是 92% (=12.3A / 13.3A) !

這就是我親曆的複利魔力!

我堅信,隻要我堅持自己的投資紀律,簡簡單單地定投並長期持有一兩隻股票指數基金,我根本不需要花裏胡哨的操作,也不需要考慮其它的投資標的,就能擊敗市場上95%以上的投資者,並能積累可觀的財富。

附:我用穀歌Gemini合成的和巴菲特的合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矽穀居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遠涯' 的評論 : “跟你這樣積極樂觀的人交流,會給人生帶來無限的正麵意義!謝謝居士!”

謝謝你的認可和支持!
遠涯 回複 悄悄話 跟你這樣積極樂觀的人交流,會給人生帶來無限的正麵意義!謝謝居士!
矽穀居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oBucks!' 的評論 : “複利要有前提,比如不能“東升西降”。:)”

是的,複例的前提就是未來的收益率是正數。
GoBucks! 回複 悄悄話 複利要有前提,比如不能“東升西降”。:)
矽穀居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謝謝!我是非常樂觀的一個人。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報到!不是富人的俺來上課。居士原來長得這麽喜慶啊!O(∩_∩)O哈哈~
矽穀居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謝謝水星。合影是我用AI合成的。
水星98 回複 悄悄話 沙發先!和股神合影一次好像是幾百萬美金吧?不過,值得。問好居士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