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軟件工程師,俗稱程序員、碼農。由於收入高、工作環境優良、時間比較靈活等因素,長期排在美國最佳職業排行榜的前列。
與此同時,程序員的工作時長,也一直被大家所詬病。
我是一名矽穀的程序員,在這裏工作快滿20年了。依我的經曆,程序員的工作強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麽駭人聽聞。
我今天分享一下我目前的情況,給大家一個參考吧。
目前,我每年可以修的帶薪假如下:
加上每個星期的兩天周末,合計就是148天。
這相當於,一年365天,超過40%的日子裏,我處於休息狀態。
換句話說,我每年去公司上班的天數,隻有217天,不到全年的60%!
我每年休假的總天數,雖然比不上教師和大學教授,但是也不比其他行業差太多。
另外,大公司的絕大部分程序員,每天的工作時長也就在8小時左右。晚上或者周末加班的情況,非常罕見。
根據以上的數據,我覺得程序員的工作強度,絕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麽不堪!
你如何看待我們這些程序員的工作強度?歡迎分享你的想法!
附:《US News》 評出的最佳工作
哈哈哈, 你(們)現在太幸福了。
我在思科做工時,每天要9個小時以上,而且我的工作周是從周日中午開始。 請相信我,不是能力和水平的問題:-),能力越高做的越快給的活會越多。當然工資,獎金和股票也會相對高不少,因此可以很早有財政獨立選擇不再工作。
昔非今比 :-),好羨慕!!
謝謝分享。
矽穀很多公司,的確有非常好的福利,比如免費的食物和飲料等等。但這不是普遍現象。
就很輕鬆,否則就很難、壓力大。”
是的,程序員是有門檻的,需要基本的數學和邏輯思維能力。
但是,程序員也分很多檔次的。水平低的程序員,可以從事比較簡單的軟件開發工作。
大部分軟件項目的時效性,不是很高;項目托很久的情況,比比皆是。
捉蟲子(debugging)是編程序工作的一部分,慢慢習慣就好了。
你的理解沒問題啊。幾乎所有的職業,水平低的人,都會有問題。
就很輕鬆,否則就很難、壓力大。
謝謝來訪!
8000新幣相當於6千多美元,的確不錯。美國護士的平均月薪是7千美元。
謝謝水星兄分享!加拿大公司的福利,看來比美國還好啊!
如果喜歡護士的職業,在新加坡,這的確是一份收入高又穩定的職業。上星期,我們去拜訪馬來鄰居,她不幸患了癌症,聽她說她妹妹是陳篤生醫院的護士,月薪高達8000多新幣。
如果你人在中國大陸,投資的成本要高一些,因為基金的管理費比較高,還有印花稅和券商費用。細節請看這篇博客文章:
理財筆記#44:人民幣投資美股基金的總成本: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634/202312/25370.html
如果你在北美,購買指數基金的成本就是基金本身的管理費,因為交易基金的傭金是零。
指數基金的管理費非常低,通常低於0.1%。比如 VOO是 0.03%,VGT是 0.09%,QQQM 是 0.15%。
另外,護士的需求量很大,不用擔心失業問題。
其實,從事其它職業的女性,也有類似的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問題吧。相比而言,程序員的工作還是比較好的。
護士雖然辛苦,但是口碑很好。而且,護士的需求量非常大,就業前景和工作安全性都有保障。
當然,有女中的精英,做大公司的CEO,玩啥都玩得轉的。
#1 護士】
對我個人來說,就工作性質來說,護士是最差的工作,清理病人時,要接觸病人的排泄物。我還在無線電上聽到過,神經病院的女護士,突然被男病人壓住,差點被強奸的例子。
但就工資來講,可能是最佳工作。
可以說是“做地獄的工作,掙天堂的工資”吧。
當然護士也分類,像門診所量量血壓,稱稱體重,填個表,不是地獄的工作。
恭喜令愛!我繼續看好美國的軟件行業。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