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捷徑

分享投資理財知識、經驗;生活隨筆。
正文

誰是通脹的獲益者?

(2023-10-23 08:52:51) 下一個

自2021年初開始的高通脹,困擾了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區。以美國為例,2022年6月,消費者價格指數高達9%,創下了40年的新高。為了把通脹率拉回到理想的2%左右的目標,美聯儲開啟了將近兩年的加息戰役;至2023年10月份,聯邦基礎利息率已經被提到5.5%,也來到40年的新高。

眾所周知的是,通脹會導致商品和服務價格的上漲,從而變相地降低了普通消費者收入的購買力,因而被絕大部分人所深惡痛絕。經濟學泰鬥密爾頓·弗裏德曼早在70年代就提出了名揚天下的“通脹稅”這個概念,描述這個顯而易見的通脹副作用。

但是,最近一位專門研究美國貧富差距的經濟學家愛德華·沃爾夫教授發表了一篇顛覆普通人常識的論文,題目就叫: 真有通脹稅嗎?它不適用於中產階級和超富階層!

通過分析美國1983年到2019年的收入、通脹等天量數據,沃爾夫教授得出的結論是:對於財富最高的1%家庭和普通中產階級,通脹對於家庭財富的增加是有利的;對於低收入家庭和上中產家庭,通脹稅的確傷害了他們的家庭財富的增長。

今天,我就結合這片論文,分析一下我們普通家庭如何受通脹的影響,以及如何更加合理地配置家庭資產以抵禦高通脹的影響。


一、通脹稅和淨通脹收益
為了便於分析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定義一些基本概念。

通脹稅(Inflation Tax, IT) 的定義非常簡單,就是通脹率和收入的乘積:
    IT = 家庭收入 X 通脹率

比如,如果你的家庭收入是10萬美元,而通脹率是3%,那麽由於通脹的存在,你的收入就損失了3000美元的購買力。

在論文中,沃爾夫教授引入了一個新概念,叫通脹收益 (Inflation Gain, IG),就是家庭資產由於通脹而發生的變化。這些受通脹影響的資產包括:股票和基金、債券、商業資產、存款和債務。

很明顯,銀行存款會隨著通脹而貶值;與之相反的是,家庭的債務反而會因為通脹的存在,對家庭財富的增加有正向作用。比如,你欠了銀行100美元的房貸。如果通脹率是3%,那麽到了明年,這個貸款的實際成本,或者說貼現值,就減少了3萬美元,變成了97萬美元。換句話說,由於通脹的存在,一個大額貸款會顯著提高你家庭資產的淨值。

最後,沃爾夫教授引入了一個新的概念,來綜合衡量通脹率對家庭淨資產影響;這個就是淨通脹收益(Net Inflation Gain, NIG),是通脹收益和通脹稅的差值:
    NIG = IG - IT

基於這個標準,沃爾夫教授分析了處於家庭財富金字塔不同層次的家庭的資產配置狀況和他們的淨通脹收益,得出了咋看起來不可思議的結論。

二、不同財富階層的淨通脹收益
我們先看最富有的1%的家庭。在2023年的美國,這個階層的家庭淨資產門檻大約為1300萬美元。根據沃爾夫教授的分析,這個階層是通脹的受益者,他們的淨通脹收益是6.3萬美元,占他們平均年收入的7%。

原因分析:

這個階層的家庭配置有大量的優質資產,比如股票和股票基金、投資型地產、其它商業權益等;它們在家庭資產裏的比例高達72%。而眾所周知的是,這類資產是可以產生現金收益的,比如租金或者企業利潤;因而他們都是抵禦通脹的利器。因而,這樣的資產配置可以保證家庭資產在高通脹麵前穩如泰山。

順便一提的是,在這個階層的家庭資產裏,自住房比例為9%,銀行存款的比例為5%, 債券的比例為11%。

第二個階層是家庭淨資產處於頭部95%到99%的富裕階層;對應的家庭淨資產範圍是380萬美元到1300萬美元。他們是通脹的受害者,淨通脹收益負5.6萬美元,占平均年收入的18%。

第三個階層是家庭淨資產處於頭部80%到95%的上中產階層;對應的家庭淨資產範圍是90萬美元到380萬美元。他們也是通脹的受害者,淨通脹收益負2萬美元,占平均年收入的15%。

原因分析:

這兩個階層的家庭資產裏,自主屋的比例高達26%,核心優質資產(股票、投資型地產、商業權益)的比例49%,而銀行存款的比例為8%,債券的比例為16%。眾所周知的是,存款和債券在高通脹麵前會快速貶值,因而導致這類家庭在通脹麵前出現資產縮水。

第四個階層是家庭淨資產處於頭部40%到80%的普通中產階層;對應的家庭淨資產範圍是11萬美元到90萬美元。他們是通脹的最大受益者,淨通脹收益為2.6萬美元,占平均年收入的30%。

原因分析:

這個階層的家庭資產裏,自主屋的比例高達64%,核心優質資產(股票、投資型地產、商業權益)的比例為16%,而銀行存款的比例為8%,債券的比例為9%。這些家庭的主要財富在自己的自住房裏,通常會背負大量的房貸;而貸款在通脹麵前是有利於淨資產增長的,因而抵消了存款和債券產品的縮水。

而其餘40%低淨資產階層,他們是通脹的最大受害者。淨通脹收益為負1.9萬美元,占他們家庭年收入的一半左右。

原因分析:

這些階層,幾乎沒有什麽優質資產或者高價的自住房;很多財富在銀行資產裏。因而在通脹麵前,家庭資產出現損失。

三、對於我們的啟示
其實,上麵的分析隻是一個統計數據;具體到每個家庭,通脹的影響取決於家庭的具體資產配置和債務安排等。不過,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一些資產配置的基本原則,能夠使我們更好地抵禦通脹。

A、保持一定水平的優質債務

這裏的優質債務,通常指利息比較低的房貸。關於這一點,我在以前的文章裏分析過,比如:為什麽提前房貸是一個糟糕透頂的主意再談房貸:理性的房貸策略

具體到我家,我們在2022年,通過“返現再融資” (Cash-out Refinance)把房貸增加到房產現值的70% (有的銀行允許做到75%),以3.5%的利息率從銀行拿出很多房子淨值並投入股票基金。即使不考慮房屋貸款利息可以抵稅的優惠,在通脹率高達6%的過去兩年,我們的低息貸款相當於負2.5% (= 3.5%-6%)的“負利息”貸款產品!

B、少配置存款和債券、多配置優質資產

銀行存款和債券產品,在高通脹率情況下,幾乎總是貶值。而且,存款和債券每年強製產生的利息,還要交稅。因此,稅後的收益率更加慘不忍睹。

相反,我們需要配置那些可以抵禦通脹、收益率更高的資產,比如股票基金、投資房、和商業等。

具體到我家的資產配置,存款和債券的比例不到1%,而其餘的全部資產都配置在自主屋和股票基金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矽穀居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oen' 的評論 : 房貸利息不能抵Capital Gain。但是,如果你有房貸的話,房貸利息是可以抵普通收入的。通過不斷做Cash-out Refinance,就可以保證你一直有相當客觀的房貸利息用於抵消一部分收入。
laoen 回複 悄悄話 "我們在2022年,通過“提現再融資” (Cash-out Refinance)把房貸增加到房產現值的70% (有的銀行允許做到75%),以3.5%的利息率從銀行拿出很多房子淨值並投入股票基金。" 請問一下 cash out refi 的利息可以用來抵股票的capital gain稅對吧? 感謝分享!
矽穀居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燕麥禾兒' 的評論 : 謝謝讚賞!
燕麥禾兒 回複 悄悄話 非常好的文章,我會推薦給我先生。謝謝矽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