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捷徑

分享投資理財知識、經驗;生活隨筆。
個人資料
矽穀居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為什麽說大清亡於一場股災?

(2023-08-21 09:21:45) 下一個

眾所周知的是,大清在1911年的武昌起義後迅速滅亡了。但是,武昌起義爆發時,孫中山、黃興等革命黨領導人都流亡在海外,武昌的起義軍的最高領導人如熊秉坤、蔡濟民等人,在革命黨中屬於無名之輩,在武漢新軍中的職位僅為班長而已。這麽一群烏合之眾怎麽就能占領湖廣總督府,進而導致兩個月後清帝就退位了呢?

原因很簡單:湖北的大部分軍隊都已經開進四川鎮壓保路運動去了,導致武昌空虛,給了起義者可乘之機。而四川的保路運動,則是起源於一起股災。

1904年,四川地方政府在成都設立官辦的“川漢鐵路總公司”,由民間募集了1400萬兩白銀,計劃在不引入外資的情況下獨立修建湖北入川的鐵路。但是,前廣州府知府、時任公司駐上海經理施典章用其中的300萬兩在上海的股市上投資了一些橡膠公司股票,意圖短期獲利。但是,1910年,上海股市發生了一場大股災,受災最嚴重恰恰是一些橡膠公司。此次股災,導致川漢鐵路公司投資的300萬兩白銀全部打了水漂,鐵路自然無法正常修建。



1911年,大清朝廷在盛宣懷的強力推進下,宣布“鐵路幹線國有政策”,強收川漢、粵漢鐵路為“國有”,由中央借外債修築鐵路。而原來地方的集資款概不退現款,隻換發國家鐵路股票。而川漢鐵路公司在股市裏虧損的300萬兩白銀,中央政府則不願意承擔損失。於是四川的商人股東為了保護自己的投資,發動以一般民眾為主要群體的中小股東抗爭,希望讓清中央政府承認四川官員虧空,否則將反對鐵路國有化、並敲打清中央政府搖搖欲墜的統治權威。但清中央政府與盛宣懷拒不答應條件,遂使矛盾激化,終於爆發了聲勢浩大的“保路運動”。

在危急關頭,大清政府命端方以四川總督的身份,率領大批湖北新軍立刻入川鎮壓,導致武昌空虛。留守武昌的部分新軍在一群低級革命黨的領導下發動武昌起義,順利成功。

兩個月後,清廷發布退位詔書,中華民國成立。

看了這段曆史,我們就可以說:大清滅亡的最重要的導火索,就是1910年上海股市的一場股災。

延伸閱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矽穀居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瀟瀟' 的評論 : 這篇文章,我在幾個月前就寫好了,最早是分享在我的微信朋友圈裏的,跟時事無關。
矽穀居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林向田' 的評論 : 是的,大清滅亡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我想說股災是導火索之一,那樣就不夠戲劇化了。
x瀟瀟 回複 悄悄話 哈,寫得及時!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1908年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死後,慈禧又立了個三歲的兒皇帝,新皇帝沒有權威,一碰即倒
voiceofme 回複 悄悄話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ahniu 回複 悄悄話 靠譜。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根本不是這麽簡單。
清朝垮台是立憲派,革命黨和袁世凱的合力造成的。
6ba6 回複 悄悄話 +1000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