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拉新車

男,讀高中趕上文化大革命,回鄉勞動榮獲雅號"老農",當耕讀教師掙"工分";七七年高考有幸得中,接著再讀研究生學習經濟;參加工作緊密結合本專業,改行不離基礎研究財政;退休之後猶自奮蹄,激勵後輩努力新征程。
正文

紅色日記 京津遊逛 12.1-18

(2023-10-02 05:05:42) 下一個

十二月十八日

到天津去了幾天,送奶奶和表弟,回來在北京姐姐那兒住了兩天,昨天才回來的。

這次去給別人代買不少東西,因此沒少逛大商店。天津的三大商場、小白樓,北京的王府井、百貨大樓、大柵欄都轉到了;另外在人民商場的影院看了廣州交易會的電影,在天津轉了人民公園、新華書店,北京轉了前門、王府井的新華書店,北京站、前門的郵電局,特別是又一次幸福地瞻仰了天安門、紀念碑、人民大會堂和曆史博物館,觀賞了天安門廣場的夜景,而且看了故宮展覽;另外還看了地下鐵道,雖然是匆匆忙忙的,但收獲不小。特別是故宮,看了那宏偉壯觀的高大建築,那金雕玉刻的許多珍玩,真為勞動人民這曆史的真正創造者的偉大非凡的智慧、靈巧的雙手所產生的奇跡而驚呆了。我為有這樣高度文明的曆史的祖國而無比驕傲,也更激起對封建最高統治者的驕奢淫逸、腐化之極的生活百般憎恨。這些玩物並不表明它的占有者的尊貴,而是表明創造者的偉大。我真想在留言簿上寫:“皇帝萬死,人民萬歲!”

這次去津、京,還看了姑、老爸、大舅、姐姐等親人,該辦的事都辦了,一些沒想到的事也幹了;本不能幹、毫無希望的事(參觀地鐵)也實現了,我自己真是心滿意足了。

回來又領著同學們複習了兩天舊課,下星期再講新的。

昨天去交葦席,遇見鄰村的老楊。去年征兵時,他也正為兒子參軍找征兵辦公室。我和他認識了。今天遇見他,跟他談了談。他說,他送子參軍是“為了爭一口氣”。他說得多好!我何嚐不是這樣呢?他還勸我,但是,他的目的達到了,而我卻碰了個鼻青眼腫。他跟我談起他兒子現在特務連,學得一身武藝。他哪裏能知道我此刻的心情呢?

對象的姐姐病了,今晚要去看望。我自己的事,我總也拿不定主意。自己是向上無路、無門,向下不甘心;家庭環境條件如此,叫我如之奈何,真是傷透了腦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