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拉新車

男,讀高中趕上文化大革命,回鄉勞動榮獲雅號"老農",當耕讀教師掙"工分";七七年高考有幸得中,接著再讀研究生學習經濟;參加工作緊密結合本專業,改行不離基礎研究財政;退休之後猶自奮蹄,激勵後輩努力新征程。
正文

紅色日記 國慶勞動 10.1-10

(2023-08-24 16:51:42) 下一個

十月一日  星期六  國慶日

昨天去某家井翻地,河水淺,船走不動,要拉纖繩。去時,新來的某某要拉,我沒去爭;回來時我的鞋刷了,又因剛洗了澡,在葦地裏怕再弄一身蘆花纓,又沒動。這使某某某和某某某很不滿,下船時就說我,說得我很不好受。一直下決心要改造自己,為什麽實際行動總跟不上去呢?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要體現在一言一行中啊。越是在艱難的情況下,越要發揚“堅持下去就是勝利”的精神。在農村,必須不怕髒、不怕累、不怕吃苦,多幹一些雜活,決不能有任何偷懶蹭滑的思想。

今天是國慶日,從昨晚我就很激動。我不能參加北京的國慶活動,但我要在今天的勞動中,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精神,以實際行動向國慶獻禮!

十月五日  星期三

一號仍是去某家井,二號整地在大窪,前天和昨天分別去某昌河和南灣削高梁頭。今天陰雲不散,小雨紛紛,還不知下地與否,更不知幹什麽去。

這幾天我為自留地的事一直在苦惱著。我家沒有在農業社的勞動力,平日媽媽上班沒有時間,我和妹妹也是一天忙得團團轉,沒時間管自留地,而讓人家種則是剝削;再說,更重要的,這是黨為照顧農民而製定的一個政策,實際上有了自留地,就必然分心去管理它,就不能把心全放在集體上,這對集體、對以後的農業機械化都沒有利,它倒助長了農民的資本主義主義傾向。所以我總想把它交了。我想:如果大家都交了,隊裏增加了地,社員不還是一樣多分嗎?也便於統一經營管理。我跟隊長說了,他沒有怎樣明確地答複。奶奶不願意,總跟我叨叨。隊裏的社員們也勸我快去種上,說這一小塊地交上去隊裏也不好辦。我又動搖了,拿不定主意。我最怕惹奶奶傷心,又經不住社員們的幾句話,再加上怕聽風言風語,我投降了。昨晚和今早都去自留地翻地。

以後農村的“破四舊”運動開始後,可能還會涉及到自留地問題。那時是否可倡議一下,將地都交還集體。聽說中央有關於“自留地三十年不變”的規定。我看,文化大革命不允許這種情況再“長此以往”下去。

十月八日  星期六

大前天去娘家口地裏削高梁頭,前天和昨天在大窪地種麥,清早去,晚上看不見人了才回來。前半天安排不得當,窩了工;後半天做了具體分工,就幹出活來了。雖然很累,但看看種得整整齊齊的麥田,疲勞也便煙消雲散。可惜的是昨晚因天黑,再加上我是個“雀盲眼”,把一本主席語錄給丟了。那是毛主席的書,又是我的老同學、新戰友,並且是解放軍同學送我的,難道不可惜嗎?

昨天晚上照舊去學校宿舍轉一轉,看到昨天的報紙登的越南大捷,消滅敵人近千名,炸毀敵機八十多架等輝煌戰果,還有中國第一座大型純氧頂吹轉爐(大概是這樣叫)製成,心裏無比高興和激動;又因報上登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的輔導材料,還有32711鑽井隊的動人事跡,真是愛不釋手。可氣的是某某某大叫大喊要睡覺,還突然關了燈;某某某說他們還沒看不讓我帶走。我隻好放下未看完的報紙,忍氣吞聲地和某某某從寢室裏退出來。

某某某前天從某某機械廠回來,我倆倒談得很熱火,如關於對待牛鬼蛇神的問題,我校的串聯問題。

我不知以後的文化大革命如何進行,我校的文化革命如何進行。

某某某來信說,他們是“拚死拚活地、廢寢忘食地學主席著作”,“不吃飯也要學”。我要學習解放軍,就也應該這樣去做,然後不折不扣地按主席的指示辦事。我上邊所說的問題還要靠主席的話來解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