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璋博客

此博客收錄了我近年來的散文。希望能與筆友交流,並不吝予以批評指正。
正文

相思網

(2023-09-03 23:06:58) 下一個

弟弟去厄瓜多爾已經三年了,在這三年裏他發展得不錯。現在已經在首都基多郊外拉格蘭哈買了一塊地,蓋了一座西班牙式的小別墅,屋前有一片大草地,打算在草坪的四周種上樹。他打電話來請教我,要種上什麽樹,並要我幫他寄一些樹籽,最後還告訴我,這項計劃得到中國和西班牙血統混合的新婚妻子的讚許。

弟弟剛過而立之年,現在總算成家立業了。他經常打電話或發傳真給在內地的媽媽及在香港的我,訴說身在異邦的思鄉情懷。既然如此,那就寄去一些家鄉的樹籽好了。

說來也巧,剛好上星期連續三天假期,我回故裏福州一次,坐在廳堂裏與老母親及家人閑談,一陣微風吹來,香味撲鼻,沁人心脾,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又一口氣,這氣味太清新了。

妹妹手指著祖屋外一排像珊瑚一樣,開滿圓圓的如絨球一樣的小黃花的一叢叢樹說:“這就是這種相思樹的花香呢,人一聞這香氣頭腦就清醒了,一看到這一把把綠傘一樣的相思樹,就會思念家鄉和親人的,你不如帶幾粒樹籽,種在香港,見樹思鄉、思人,不是更好嗎。”

她的話音剛落地,我的外甥就把媽媽的話當令箭,飛也似地跑出去,像一隻猴子 一樣爬上相思樹,採了一大把樹籽,包了一包,並用信封裝上,封好口,恭恭敬敬地雙手奉給我,笑咪咪地說:“舅舅,相思故鄉和親人是不會得病的,你可以放心。”

這個十一二歲的小霸王是刁蠻了一點,但話說得有趣、幽默,反逗人喜愛。男女相思十之八九會得“相思病”,而思念故鄉就從來沒有聽說過得什麽病的。

既然,思念故鄉不會得病,那就把這一包相思樹籽郵寄給弟弟好了。香港處處是石屎森林,自己的蝸居小得可憐,哪有空地種植相思樹呢。弟弟遠在西半球,回一次故裏也不容易,把樹籽統統給他寄去好了。

相思的是人,怎麽跟樹有瓜葛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我偶然間翻閱《搜神記》,其中卷十一記載了一則動人的故事:

戰國時,康王舍人韓慿的妻子何氏生得十分美貌,康王要霸佔她,韓慿被迫自殺,何氏也不甘受辱投台而死,遺書願夫妻合葬一起。康王十分憤然,故命人把兩人分開埋葬,兩丘墳墓相望。一夜之間,突然長出兩株樹木於兩墳之間,不久,兩棵樹竟然奇績般地抱在一起,根枝交錯,又有雌雄鴦鴛棲宿樹上,長久交頸悲鳴。眾人看了十分悲哀,因而,此樹被人們稱之為“相思樹”。

相思樹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綠葉樹,它一年四季樹葉青翠,是一種屬豆科的常綠喬木。最大的相思樹胸徑有一米左右,一般樹高十多米,小的隻有幾米,胸徑在四十至八十厘米之間。它是陽性樹種,所以,能耐幹旱,適合於溫暖氣候下生長,是荒山造林的理想樹種,特別是光禿禿是荒山野嶺最為適合,也是沿海防護和綠化的一種好樹種,還可以抗風固地。

又因為其木材質地堅實,富有彈性而且乾燥多紋,故常被作為建設打樁、農具、車軸、槳櫓、坑木和家具的材料。樹枝可作燃料,也可製成高級木炭,還可以人工種植白木耳,生產高級的補品。

相思樹渾身是寶,哪裏種上它,哪裏就得益。其實華人又何嚐不似相思樹呢?華人到哪裏,就在哪裏作出貢獻呢!

我想這一包相思樹籽,一定會在厄瓜多爾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繁衍後代,而弟弟不也跟相思樹一樣,已經在基多紮根、發展了嗎。

人家都說有陽光的地方就有中國人,中國人個個熱愛家。思念家鄉的激情,就像有一根看不見的線與家鄉、故國牽連在一起,那麽世界上各個角落的無數條線都牽到中原大地這個核心,形成了一個覆蓋地球的相思網絡。

相思網啊,相思網,你越織越緊、越織越密、越織越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