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走在香港街頭時,經常會聞到一股烤薯味,於是,我就朝著香味走去,買一兩條烤薯帶回家去。因為,全家人都喜歡吃番薯,
吃著又香又甜的烤薯,就重拾起童年的時光:在“先薯亭”流連忘返。
因為,我的家就在烏石山下,我一放學就往山上跑,到“先薯亭”裏坐一坐,跳一跳牛皮筋、下一盤棋、打幾輪“撲克”或是看一本卡通畫、再麽看半本小說,天黑了才回家。
回憶起往事,真是妙趣無窮。一看“先薯亭”的“薯”字就知道與“番薯”有關係,在“番薯”的名稱中有個“番”字,也就告知“番薯”是來自異國“番邦”的。那麽,番薯是從哪裏傳至中國的?為什麽要蓋這座“先薯亭”呢?
那座屹立於崢嶸盤石中和翠榕樹蔭下的先薯亭,是在福建省福州市烏石山上,是為紀念福州長樂人陳震龍而蓋的。如果在清晨從山下望,?朧在霧氣中的它,將更顯得壯觀秀麗,美態誘人。
據說,明代萬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福建全省大旱,水稻損收,饑民萬千。僑居菲律賓呂宋島的陳氏,不顧當地政府的禁令,把番薯苗裝進竹筒裏,封好口,綁在船舷兩側,曆盡千辛萬苦,偷運抵達福州。
後經當時福建巡撫金學曾推廣於各地,試種成功後緩解了糧荒。“番薯”在福建種植成功後很快就在東南沿海各省傳播開了,後來又傳播到北方去了。
現在幾乎全中國都有番薯了,隻是名稱不同,品種各異而已。
詩人郭沫若遊烏石山的“先薯亭”後,即題《滿江紅》一詞:“挾入藤籃試密航,歸來閩海勤種植,此功勳當得比神農,人誰識。”他把陳震龍引種番薯之功跟嚐百草、種五穀的神農氏相提並論,予以高度讚揚。詞中的“挾入藤籃試密航”一句,是陳震龍在偷運薯的又一種說法,即是把薯苗密封好裝進藤籃裏帶回福州。
前天,家鄉的友人來信告知,先薯亭經一番修葺,已煥然一新,現在,已開辟成為榕城的一個旅遊景點。這使我深深地陷入了深思:
隻要你為老百姓做好事,不管你是什麽人,不管是在什麽時代,也不管是在什麽社會製度裏,百姓都會永逺紀念你;反之,你做了損百姓損國家而利自己的事,大家也會記住你,不 過隻是臭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