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哥

誰才是人生的編劇和導演?
正文

《湖天一覽樓》12章(2)西湖龍井

(2025-10-23 15:45:35) 下一個

12章 苦中有喜 穀將軍熱心牽線(2) 西湖龍井

 

在杭州沒有工作任務,就是玩。一行四人遊覽西湖。

逛西湖,是王部長提出來的,他是湖北安陸縣人。西湖邊靈隱寺的方丈很有名,叫大悲法師,是他的同鄉。因此在遊覽完“西湖十景”後,他們便來到西湖北端的靈隱寺造訪。

那時的靈隱寺正在修繕,到處搭著腳手架,工人們在忙碌。他們在正門的天王殿外站立,王部長讓朱欣去找大悲法師。

崔開元發現一個怪事,問畢部長:“這不是靈隱寺嗎?為什麽大門樓上寫的卻是雲林禪寺呢?這裏有兩座廟嗎?”

畢部長說:“這裏就是靈隱寺一座廟。關於靈隱寺有個傳說,不知是真是假。說有一天啊,康熙到靈隱寺來拜佛,老和尚請皇帝題寫寺名,也就是‘靈(靈)隱寺’三個字。康熙剛喝了酒,心裏高興,便吩咐拿筆來,揮筆就寫。哪成想,他喝得有點多,一下筆就把靈字上頭的雨字頭寫得太大了,下麵還有太多筆畫就寫不下了。這多尷尬?又不能讓皇帝重寫是吧?這老和尚很是聰明,用雲字代替靈字,就請皇帝題寫雲林禪寺四字。你們看,這 靈(靈) 和 雲(雲)兩個字帶雨字頭,可雲字底部的筆劃就簡單多了。就這樣,老和尚巧妙地化解了皇帝的敗筆,還做了這麽一塊匾掛在這兒。從此呀,這裏也叫雲林禪寺了。”

話音剛落,朱欣出來說:“王部長,找到大悲法師了,他請兩位部長進去喝茶。”

門口站著一位年輕僧人,領著四人朝後院走。到了聯燈閣前,小和尚做了個手勢請他們進去,就離開了。大悲法師站起身,請他們入座,和王部長聊了一些關於家鄉的話,開始上茶。

方丈自己並不喝茶,所以隻上來四杯茶。多大的杯子呢?也就是和最小的那種小酒杯一般大。畢部長和王部長捧起小茶盅輕輕抿一口。朱欣和崔開元走了半天道,口渴得不行,心想這和尚也太小氣,請喝茶就端來這麽一點,他們端起小茶盅送到嘴邊,一仰脖子,一口就喝完了。上茶的小和尚鞠躬行禮後退出,不大一會功夫,他又送來了四杯茶。這次不一樣了,放在王部長和畢部長麵前的,仍舊是小茶盅,給朱欣和崔開元換成了帶蓋子的大茶杯。

他剛要再次退出房間,朱欣端著大茶杯問他:“請問你一下,這是什麽茶?”

“回施主,這是最上等的龍井茶,采摘於龍井村的獅峰山。”

崔開元也曾聽說過,杭州的西湖龍井茶,以獅峰號為最上乘。沒想到今天不但喝到這麽好的茶,還是這麽大一杯,夠大方。

兩位部長喝完了兩盅茶就告辭方丈,往回走。路上崔開元好奇地問:“畢部長,王部長,怎麽沒有讓他給你們也換成大茶杯呢?就兩小酒盅的茶也不解渴呀?”

畢部長笑了,說:“你們真是兩個大外行。第一道茶,我們喝的都是上等的龍井茶,也就是他說的獅峰龍井。那位小和尚見你們兩個一飲而盡,就知道你們年輕人是隻為了解渴,不是品茶之人。所以第二道茶來的時候,給你們換了大茶杯,讓你們喝個夠。給我們的那一小杯,才是方丈最好的茶。”

崔開元:“還有比獅峰號更好的龍井茶嗎?”

畢部長:“有的,叫作野茶。就是自然生長的野茶樹,也是龍井,不過非常難得。我曾聽人說過,靈隱寺裏有半棵野龍井,這棵茶樹的一半被雷劈死了,另一半,每年春天,能夠摘幾片小芽就不錯了。平時一般人根本喝不到,今天我算沾了王部長的光。”

朱欣:“這野龍井好在哪裏?”

王部長:“我覺得區別不太大,大概味道更濃一些。主要還是物以稀為貴,平時見不著,才覺得好。”

崔開元心裏想:“畢部長真不簡單,雖然隻上過初中,學識卻很淵博。難怪他能當上文化部的部長。”

到這時,他好像開始意識到一件事,畢部長總帶著他,並非全是要依靠他的筆頭子,看起來倒更像是要愛護和培養他。應該沒錯。

畢革飛在1955年獲大校軍銜,本來很快就能晉升少將,可惜不久後他患肝癌去世了。

別看畢部長和王部長隻是師級幹部,但代表著軍委。所以他們四人到了廣州軍區,葉劍英和譚政會見了他們。在福州,他們又見到了葉飛。

這些名號在解放軍中全都如雷貫耳。

 

 

點擊這裏獲取完整內容

《文學城》CuiGe的博客: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80563

《湖天一覽樓》的專屬網站:https://hutianyilanlou.wordpress.com/ 可獲取完整內容以及相關影像資料。

版權所有 不容侵犯!

Copyright © 2023 Edward Xiaonong Cui

All rights reserved

 
 

"Wanwei" Cui Ge_CuiGe's blog: https://m.creaders.net/blog/b/25080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