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不記得是從什麽地方看到的這篇小文,喜歡結尾的詩,就存在這兒吧。------ 壹枝
這裏談及一個心理學的問題,以及佛學的看法。不想牽涉很深的理論,因為我一般不看對自己和周圍的人無用的東東。
<一>
心理學認為一個沒有愛的感悟的人,一定是心理不健康的。就像如果沒有愛和助人之心,我也不會寫這篇。耶酥說的“如果我能說萬邦的語言,而心裏沒有愛,我算什麽。” 佛家說:“不俗即仙骨,多情即佛心” “無情不足以言道,無愛枉自論修行! ”
另一方麵,又不可以有over attachment. 為什麽呢?因為over attachment是一切悲傷的起源。over attachment常被人誤認為是愛。其實不然,over attachment是因為emotional insecurity. 有一句話:“愛不可能和恐懼同在”。作為一個人來說,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有一點emotional insecurity。作者當然也不能免除。當我們克服恐懼和悲傷的時候,我們就成長了。
在佛家中over attachment被認為是癡迷。聽聽流行的悲歌,就知道人世的癡迷有多深了。癡迷就是苦難!就像真心和喜樂並無二致。如果在修行中能克服癡迷。真的是一大進步。我們之所以在六道輪回,常沉苦海。就是因為癡迷,如能破over attachment,定可以得到自由。這個是開悟見性必不可少的。
心理學認為一個真正能珍惜自己的人,才可能給別人正確的愛。換成佛家的話來說,即要先會遊泳,才能渡眾生。這個別人包括他接觸的所有的人。能給別人帶來人生中一些有益處的東西。人生的相遇是緣分。但緣分不是狹義的。愛也不是狹義的。
佛法說,無失亦無得,其實我們擁有過什麽,又失去過什麽?真我無限,愛亦無限。從永恒的時空來看,一切都不增不減。這個不易理解。如果認現在做真,為何認過去和未來為假? 如果認婆娑世界是真,那麽極樂世界和彼岸亦為真。理解了永恒和無限,就理解了有限,也不會持著於煩惱。苦樂得失就看得輕一些。
心理學認為美好的生活從健康的心靈而來。佛家的目的是開悟見性。開悟如明燈,照徹萬古長夜。為什麽要開悟見性,使人得大自由,見本初智慧,本初智慧是通達世間和出世間的智慧。當然可以使願望成真,開心快樂。
我寫這篇的原因是希望看的人能有所領悟。有所得益。少一些煩惱。修行的人也有所啟發。“更向何生渡此生” 如果開悟必破癡迷,就讓我們現在破吧!如果一些經曆可以使人開悟,那麽這種經曆就有了大意義!這個就叫天機和前緣。
用哈菲茲的詩作為結語
有一天,太陽承認:
我隻是一個影子
我希望我可以向你展現
塑造我燦爛形象的
無限熾熱!
當你身陷孤獨或黑暗
我希望我可以讓你看見:
你自己生命的
驚人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