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

旅居歐洲,玩好,住好,吃好,睡好
正文

南法冬日之旅點滴 (2)阿維農、阿爾勒和梵高

(2025-02-02 03:28:29) 下一個

冬季旅遊有個好處就是沒那麽多遊客,火車也就3、40%的上座率。一個小時多點就到了阿維農。阿維農的日程比較簡單,就是參觀主教宮(Papal Palace)。14世紀,法蘭克王國與神聖羅馬帝國政教衝突,將教廷從梵蒂岡遷至此地,通過暗箱秘密操作選出過六位教皇,史稱“阿維農之囚”時期。外表異常的樸素無華,類似監獄似的高牆,內部卻盡顯昔日的奢華,大間套小間,曲徑通幽,主教所在客廳書房臥室樞密處等的石板下都暗藏一人多高的地下室,用於金銀細軟的收藏,可見當時天主教聚斂錢財富可敵國的實力。

參觀完走出主教宮,落座廣場露天咖啡座,沐浴著午間的陽光,不遠處傳來黑人吟唱歌手如泣如訴的藍調,並輔以小號手老者時而委婉時而悠揚的旋律。故事中經常描述的“此刻我願時光靜止”,不過如此吧。

距離遠點,圖像模糊,見諒

下午再次乘火車返回早上途徑過的阿爾勒(Arles)。它位於羅納河畔,自羅馬帝國時期以來,川流不息的船運給它帶來商業的繁榮和城鄉的富庶。近代由於鐵路運輸的發展使其失去了往日的榮光,如果不是梵高的到來,估計最多就是個平平凡凡的南法小鎮吧。

1888年初,梵高在巴黎曆經不被藝術圈認可,畫作很難找到銷路,及與弟弟特奧很難和睦相處(就他那怪脾氣,估計沒人能與他合得來)。人挪活樹挪死,特奧勸鬱鬱寡歡的梵高要不搬到南法試試。 2月20日梵高抵達阿爾勒,果然這裏強烈的陽光,相對幹燥的氣候,一望無際的田野,多彩的四季,無不讓梵高燃起對生活和藝術創作的熱望。沒多久他就租下一套黃色公寓的上下層,並打招呼讓在巴黎有“一起畫過像一起嫖過娼”交情的好基友-高更也來同住,準備構建藝術村落共同延續印象派的輝煌。

黃房子所在地現已辟為寬敞的廣場,原址已於1944年被盟軍空襲炸毀。

確實,在阿爾勒的十五個月和後來普羅旺斯聖雷米一年治療期間,是梵高一生創作最高產的時期,高達五百多幅,而其最著名的畫作也誕生在這個時期,如:《羅納河星空》、《黃房子》、《夜光咖啡座》、《向日葵》、《鳶尾花》、《星空之夜》......

和一直崇拜的高更住在一起了,哥倆在畫法上切磋,本應可能是後來藝術史上琴瑟知音的佳話,不幸發展成悲劇了。唉,藝術圈呀,哪像我們常人,都玩兒的比較花,找小姐消遣都找同一個人。再加上十九世紀那會兒,也沒啥過硬的藥物,梵高染上了梅毒。高更呢,在巴黎就已經陽了,也可能是他傳染給那位小姐,然後小姐傳染給梵高,或者小姐本身就有。總之這個梅毒很了得,它能刺激患者的中樞神經係統,大腦變得異常興奮產生幻覺,而這會演變成異於常人的創意,這也解釋了為什麽梵高把白天從療養院窗戶向外看的景象畫成《星空之夜》,正常人估計怎麽畫都達不到他的境界更賣不上他的價碼。

病毒再往下發展呢,患者就會異常偏執、妄想,甚至自殘。這年12月23日,在與高更對於畫法激烈爭執後,梵高掏刀揦下自己部分左耳,以示捍衛對藝術的執著,並血了呼啦的交給妓女保存。高更一看這,嚇得趕緊撤離,後跑到太平洋的大溪地逍遙去了。

漫步在阿爾勒的大街小巷,你會感覺你被梵高和文創周邊包圍了,小到冰箱貼,書籍,文化衫,大到酒店,餐廳咖啡廳,博物館基金會,等等。可能會有“那時候的阿爾勒是像梵高熱愛她一樣善待梵高”的感覺。遺憾,錯了。自殘後的梵高終日少言寡語,有種幽靈遊蕩的感覺,時不時和當地人爭執,人家操的南法普羅旺斯方言他又搞不懂。當地居民30人聯名上書驅逐這位“紅發瘋子”。1889年5月8日,梵高自願前往距阿爾勒三十公裏的聖雷米療養院接受治療,結束了他短暫一生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這段創作歲月。

很難相信,梵高生前僅有一幅《阿爾勒紅色葡萄園》被正式登記售出,還是熟人友情訂購。而如今我們對他知曉的如此之多、研究的如此之深入、畫作遍布世界範圍之廣,應該感謝他的弟媳喬安娜,雖是婦道人家,卻有著不凡的堅毅性格和商業思維及視野。弟弟特奧(也是梅毒感染者)去世後,喬安娜攜梵高大部分作品和書信返回老家荷蘭,整理並將它們翻譯成英語。看到歐洲戰亂紛爭,敏銳的把目光投向更有潛力和未來的新大陸,親赴紐約,成功打入當時暴發戶(人傻錢多?)的北美市場。又在1914年將特奧的遺骨從荷蘭烏特勒支遷移埋葬在巴黎北郊奧維爾的哥哥梵高墓旁。之後又培養兒子文森特(與梵高同名)成為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首任館長。

坐在溫暖的梵高基金會咖啡廳窗邊,耳畔不斷傳來舒心如流水潺潺的法語和孩童們的天真嬉笑聲,我放下手中的《梵高阿爾勒畫作全集》在想,我們的社會是否需要“瘋子”。梵高、高更、馬奈、尼采、貝多芬、莫紮特、舒曼、莫泊桑......太多了,梅毒致使他們身心俱殘,但同時病毒讓他們似乎在另外一個時空裏捕捉到我們從未見過幻想過的色彩,從未聽過的音符旋律,或是神靈般的預言和哲理,從而創作了無數讓我們後代難以企及的偉大作品。很難想象,沒有這些嘔心瀝血之作,我們的生活會是多麽的無聊枯燥。同時我們也應感謝現今的律法和社會製度,大概率會製約另類的“瘋子”的產生,如希特勒。我等凡人,無能為力,希望如此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