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提到在阿爾勒,“梵高因素”會無時無刻迎麵撲來。沒有統計過,在這裏到底有多少人在從事與梵高有關的事業或生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當屬市中心這座“梵高咖啡店”(Le Café Van Gogh)。
下麵這幅“星空三部曲”之一的《夜光咖啡座》大家都曉得,是梵高在阿爾勒期間集大成的畫作之一。
但此店非彼店,畫中的咖啡店原址是在阿爾勒北部拉瑪丁廣場(Place Lamartine),原名:Cafe de la Gare(火車站咖啡店),距離梵高的寓所黃房子不遠,因此梵高經常來此喝咖啡,並和他本來就屈指可數朋友之一的店主夫婦聊天,並給他們畫過像。很遺憾,此店連同黃房子在1944年盟軍空襲時被夷為平地。
2000年,三個阿爾勒當地人,一位房地產商、一位文物專家、一位記者湊在一起,琢磨著如何利用名人效應,把咖啡店恢複起來。隨後他們又找到馬賽富商澤穆爾(Roland Zemmour)資金入股,一拍即合沒過多久,一個裏裏外外完全按梵高原作設計裝修的咖啡店在老城中心的論壇廣場(Place du Forum)開張營業,名字就叫Café Van Gogh
剛開業的幾年,生意確實不錯,後澤穆爾買斷其他三人的股份,家族獨自經營,還成功入選世遺名錄。2014年,來自深圳大芬村、被譽為“中國農民梵高”的趙小勇還在他歐洲之行最後一站來到這裏,憑記憶畫了一幅並送給店主。
或許命中注定“冒牌”的不會長久,咖啡店幹著幹著果然就開始跑偏了。轉折點在2015年,估計有客人不斷投訴舉報下,當地稅務部門開始檢查咖啡店經營記錄。一查嚇一跳,他們竟然無法提供過去三年完整的庫存和財務記錄,並被指控通過隱瞞超過 100 萬歐元的銷售額而逃避增值稅和營業稅。2023年,澤穆爾公司申請破產,7月咖啡店關門停業至今。
我看過該咖啡店在Tripadviser上的客評,低至1.5分。有的說咖啡比速溶的還難喝,菜品貴的離譜,完全就是預製,微波爐裏加熱一下就上了。還有的說,明明剛才POS機好好的,等到他這裏就“神奇的”壞了,非要現金支付......
盡管人去樓空,仍時有遊客來此拍照留念。我想,每個來到這兒的人心裏,都在重複著這個疑問:頂著梵高的名人效應,明明是個采不完的金礦呀,咋這能造呢?唉,白瞎了,可惜了的!
去南法之前,讀了不少介紹如何欣賞梵高作品的文章,什麽曆史背景呀,技法呀,印象派、後印象派的,可能是本人不才沒啥藝術細胞,反正啥都沒記住,索性幹脆放棄了,愛咋咋地吧。反倒置身阿爾勒,當你坐在羅納河畔,感受著河麵反射正午熾熱的陽光,或是坐在火車上縱穿兩側一望無際的田野,想象著夏日業已成熟隨風波動的金色麥浪,或是晚間坐在路邊略顯嘈雜的酒館,望著不遠處昏黃的路燈小酌一杯,再來欣賞梵高的作品,你絕看不到他極端我行我素的偏執性格流露,而是無時不在感受著他在用富有感情的濃烈的絢麗色彩表達對大自然的摯愛,原來就是這麽簡單。
遠在大洋彼岸的外孫,得知我們在遊曆梵高故地,把他4歲時完成的一幅梵高風的畫送給我們,貼於此與大家同樂。他還說,將來他也要畫一幅他心目中的《Starry Night》。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