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然見南山

終於完成20餘萬字的長篇小說,特意申請文學城博客連載發表。盼望早日和文學城網友分享!
正文

小品劇《笑談金融危機》

(2023-02-15 20:16:47) 下一個

小品

      笑談金融危機

場景:查經聚會小組

時間:查經之前大家的問候交談。

 

甲: (小組長先上場)我們小組每周五晚上的查經風雨無阻,雷打不動。今天又是查經的時間,大家吃過晚飯就爭先恐後地奔向教會,和開party的熱情一樣高,而且個個七嘴八舌,發言踴躍,整個場麵就象一台戲。看,他們來了。

眾人(一個個上場,紛紛打招呼):

你來的真早啊!

你也早啊!

路上都順利吧?

很好啊,不堵車。

乙: 都還上著班呢?

丙: 什麽?

乙: 還沒被裁吧? 我是說lay off 

甲: 怎麽說話呢?

乙: 不明白吧?金融危機期間流行問候語。

甲: 你這是散布恐怖情緒, 也是種恐怖襲擊, 知道嗎?

乙: (嘻笑地)緊跟形勢, 顯得咱時尚。

丙: 提醒一下,今年過年不能亂講財源滾滾。

丁: 不是挺吉祥嗎?

乙: 公司裁員還讓人滾滾,你願意啊?

甲: 金融危機有那麽邪乎嗎?不提它你不會說話?

乙: 還不邪乎?去年春節晚會咱小組的小品,三個主演,走了倆,再加劇務和旁白一家,共走了三家,害得今年想演個續集都不成。

甲: 續不成就不續了唄!咱另演一出《笑談金融危機》,場麵更大,人數更多。在座各位好好演啊,可都指望這戲火一把呢。

丁: 那三家,的確是金融危機惹的禍,對當時的工作越來越不滿意,可後來都是找到更滿意的工作才離開的。

戊: 對,不能光看壞的一麵,也要看好的一麵。

丁: 應該看到神在其中的管教和祝福。

丙: 還有菩薩的保佑。

乙: 感情你慕了半天道,還在這兒待著呢?    

丁: (對慕道友丙)聽口氣和菩薩交情不錯。

丙: 兩年前回老家還拜過。我們那兒有一小廟,裏頭有一神像,特靈。

戊: 是觀音菩薩?

丙: 也許吧,也有人說是太上老君。

乙: 這都沒鬧清?    

丙: 這有差別嗎?

丁: 多新鮮啊。

丙: 那神像特威嚴,特慈祥,特富態,特莊重,特有說服力的那種。

乙: 就當它是十全大補丸,好東西全在裏頭,盡管用。

丙: 據我們那兒的老鄉說,這神像保佑買彩票特靈。

戊: 噢,是一財神。

丙: 我特地帶著又高又粗的香去燒。

丁: 吸引眼球,動靜越大越好,和炒作一樣。

戊: 不管它是打瞌睡還是冬眠,都得讓它認清我們這位委托人。

丙: 我拿著選好的號碼又求又拜的一陣折騰。

乙: 就是請求神像認證備案,批準通過。你就請好吧。

戊: 你選的什麽號?

丙: 我兒子的生日。

丁: 錯,應該是財神爺的生日,

戊: 閻王爺的生日也行。

丙: 你家閻王爺告你他生日啦?

甲: 後來中大獎啦?

丙: (忿忿不平地)那麽多位數字,沒一個能對上。

戊: 沒中啊!

乙: 那不白求啦?咱得找他理論去。

丙: 我找啦。可我打也不是,罵也不是,怎麽理論?一氣之下把個神像扔到了廟外頭。

丁: 是得破除封建迷信。

丙: 可我還不解氣,又一把火把小廟燒了。

戊: 真夠徹底的。

丙: 我這次又回了趟家,(神秘狀)你們猜怎麽著?       

眾人:    怎麽著?

丙: 那個小廟香火更旺啦,十裏八村的老百姓都趕來上香。

眾人:  怎麽啦?

出什麽事啦?

丙: 老鄉告訴我,兩年前這個小廟莫名其妙起了場大火,可這神像――甭看是泥做的,他居然跑到了外頭,躲過一劫。神吧?

眾人:  (恍然大悟,哄笑)嗨…….

乙: 你為家鄉的宗教繁榮貢獻很大嘛。

戊: 那你現在信沒信主?

丙: 本來就要信了,這節骨眼上他老人家又鬧場金融危機。

丁: 你該不會埋怨這是上帝所為吧?

丙: 我是在埋怨上帝的不作為。

甲: 你連上帝都不信,怎麽就相信上帝的作為或者不作為呢?

戊: 為什麽不是別的什麽,比如說,你剛才那個神像惹的禍。

丙: 他倒是想惹這麽大的禍,可也得是那塊料啊。

丁: 我看人家挺神的,又續香火,再創輝煌,作為是相當的大。

乙: 再這關鍵時刻,埋怨就對了,說明對上帝的期待值很高,咱們慕道有進步啊。

         

甲: 我最近打算去南方Florida度假,乘坐cruise,遊艇,Bahamas玩。你們有誰也想去?一起訂票。

乙: 都金融危機啦,你還乘坐遊艇?

甲: 那你說我該怎麽著才能不金融危機?

乙: (上下打量著)得啦,你還是想幹嘛幹嘛吧。

甲:  還是啊。

丙:  您好好玩,我們有事找新總統,不麻煩您。

 

乙: 該死的金融危機,股市跌慘啦。(亢奮地)我最近突然明白自己是個天才。

丙: 你這是打哪兒受的刺激?我是說打那兒受的啟發。

乙:  我前兩天看易中天評《三國》,他說袁紹是天才:凡是好的對他有利的建議一概不采納,凡是混招子瞎點子照單全收。我突然明白:原來我也是天才。凡是我拋出的股票都一飛衝天能上九天攬月,凡是我吃進的股票都一探到底能下五洋喂鱉。要不是天才,斷不能選的這麽準。再來回的幾次追漲殺跌,還是個全才呢。

丙: (慢慢地緩過神來)果真,股市瑰寶,投資奇葩。

甲:  現如今真正的投資是扔鞋子,那雙臭鞋子在網上都開價1500萬美金了。

丁: 鞋子倒是有,可你打算往哪兒扔?

甲: 也是。

戊: 那雙臭鞋子最後給銷毀了,炒作成功,投資失敗。

乙: 這還不如到股市追漲殺跌來得靠譜呢。

丁: 嗨,人家扔鞋是政治事件,與投資無關。

丙: 對,這是伊拉克人民反美邁出的一大步,隻可惜啊,腳沒在鞋子裏。

 

戊: 這房市還在跌,不知哪天是個頭。         

乙: 我的401k縮水一半成201K啦。

丁: 你們兩人一個不打算賣房,一個不打算退休,何苦要發愁呢?401K漲上一倍變802k又能怎樣?本來就是養老基金,無論是漲還是跌,都不打算套現。

甲: 那些幹了一輩子原打算現在退休的人恐怕得推遲退休了。

戊: 但願我們退休時趕上401k大漲。

丁: 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甲: 退休時的憂慮現在決不當。      

戊: 對,多餘的憂慮決不當。         

        

丙: 這讓我想起倫敦的大霧。倫敦大霧嚴重時,能見度不到1米,整個城市交通完全癱瘓,誰都不能正常出行。大霧給人帶來不便的同時還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有人甚至為此而自殺。可這整個倫敦地區的彌天大霧凝結起來不過一杯水。一杯水並不可怕,可當變成彌天大霧時,帶給人的危害不可估量。我想說的是,經濟危機的確需要麵對,但不能讓對它的恐懼演變成一場彌天大霧來危害我們的生活。

乙: 對,作好自己,多餘的擔憂恐懼沒有必要。

甲: 做自己該做的,其餘的教托給神。

丁: 憑信心過喜樂的生活。

戊: 日子一如既往,過去就很節儉,現在依然節儉。

丁: 節省多少就等於掙了多少。

丙: 在股市裏沒有賠那麽多就等於掙了那麽多。

甲: 比如說李嘉城這次賠了3千多億港幣。

丙: 你沒賠這麽多吧?和李嘉城相比,你就相當於掙了這麽多,3千多億港幣。

甲: 巴菲特賠了3百多億美元。

丙: 你又掙了3百多億美元。

乙: (驚喜狀)這比陳水扁來錢快多啦。

戊:  一會兒功夫掙出一個銀行。

甲:  比華爾街牛,他們的銀行隻見少,不像你多出一個。

乙:  就是不知道我這銀行在哪兒,要不,您受累告我去哪兒接管?

甲:  先別忙著接管啊,兌現啊,你得明白,你不是最糟的,應該說還很幸運,居然有多餘的錢投資股市。

丙: (羨慕狀) 富可敵國,很棒啊。

戊:   就是說你的財力夠和一個國家打一仗。

甲:  趕明兒美國沒錢打仗,要從伊拉克撤軍,就該你上啦。

 

乙:爭取吧!我盡量讓大家滿意。

眾人:(哄笑)嗨!

 

丁:依我說, 賺也好,賠也好,隻要我們不定睛在神的身上,心情和情緒就像股票k線一樣,上上下下,沒個安寧.

甲: 看自己所受的待遇,會叫人灰心喪誌;在遭遇中定睛在神的身上,會叫人重新振作起來,所以我們要把目光拉遠──從現在轉向永恒。

戊: 這讓我想起乘海船的經驗。如果暈船,一定不能看腳下,也不能看周圍翻滾的海浪,否則越看越暈,痛苦的恨不得死過去。如果你遙望遠處的地平線,盯住遠處靜止的目標,人就會慢慢地好起來,不再暈船。

丁:信心若建立在可變的事物上,很容易軟弱動搖。就好像彼得在海麵上走向耶穌一樣,當他的眼目定睛在主身上,就在海上走的很好,當他將眼目轉向旁邊隨風飄蕩的海浪,信心就軟弱了,身體也開始下沉。聖經說耶穌基督昨日今日,直到永遠不改變,他的信實不變,恩典也不變,他就是那位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神。

乙: 對,不要被眼下的金融危機嚇倒,要抓住我們的應許,心中有盼望,看的遠一點,危險總能過去。

甲: 為了安全地度過經濟危機,請先體會乘海船的經驗,要乘cruise,去Bahamas玩的,查經之後在我這兒報名,一起訂票。

眾人:(紛紛地)我去。

              一起去。

丁: 對,就像沒有經濟危機一樣喜樂地度過每一天。

甲: 弟兄姐妹,時間到。讓我們用唱詩來開始我們的查經。

 

(鋼琴伴奏讚美詩《奇妙恩典》,音樂聲中演員鞠躬退場。)

 

 

後記2009年新春來臨之際,我正在教堂的廚房邊上,我們查經小組的李組長走到我跟前,吩咐道:“你寫個春晚小品,把現在的金融危機說一說。”然後不由分說,大步流星的抬腳離去,不容我任何的推辭,我知道這叫雷厲風行。

排練時,考慮角色丙有大段的台詞,就找能撐住台麵的李太太扮演,就是組長太太,小組裏的第一夫人,可她說角色丙,“很像黨委書記”,我也知道這個角色說教太多,可我想把事情講清楚,方法確實有限,難以變通。“潤物細無聲”的境界,我肯定沒有,但願將來會有,可現在怎麽辦呢?想去戲劇學院進修編劇專業也來不及了,隻好安撫她說:“潛伏吧,你先潛伏下來再說。”

理所當然地也把稿子發給了遠在新澤西的高太太,後來高太太電話打給我:“你的小品我們在東海岸又給演火了。”我問:“這次你們把台詞訂哪兒啦?”她答:“全拿手上啦。一上場,組長就加句台詞,問:‘今天查經,資料都帶了嗎?’大家揚揚手:‘帶了,都帶了。’總有辦法的,邊看邊演,一樣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