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唐宋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唐宋韻》44.《約客》趙師秀

(2023-10-31 23:24:58) 下一個

《約客》

趙師秀

梅雨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趙師秀 (1170~1219年),字紫芝,號靈秀,亦稱靈芝,又號天樂,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中期詩人,光宗紹熙元年(1190)進士,仕途不順,寧宗慶元元年(1195年)任上元縣(今屬江蘇南京)主簿,後為筠州(今江西高安)推官。自嘲“官是三年滿,身無一事忙”。晚年宦遊,寓居錢塘(即當時首府臨安,今杭州),葬於西湖。

趙師秀是“永嘉四靈”中最出色的一位詩人,他開創了“江湖詩派”一代詩風。他擅長五言詩,風格如其號,比較靈秀,音韻和諧、清麗自然。他特別推崇姚合和賈島,曾選兩人詩二百餘首合編《二妙集》。又編《眾妙集》共選唐和五代76家。

趙師秀現存詩160餘首。著有《趙師秀集》2卷,別本《天樂堂集》1卷,皆佚;現存《清苑齋集》1卷。其作品還選入後人所著《南宋群賢小集》、《永嘉詩人祠堂叢刻》等。

詩詞作品影響力總體評分: 1.

 

宋雨:《約客》是南宋詩人趙師秀的一首顯示靈秀和妙趣的七絕佳作,曆代廣為流傳。它說的是一樁生活中常見的事情 — 失約。既已約好見麵,但朋友失約了,主人久候不至。詩中描寫了主人的生活環境和他等待時候的心情和行為,暗示了他的精神境界。

唐風:首句“黃梅時節家家雨”,意即在黃梅季節,家家戶戶都籠罩在雨中。“黃梅時節”是立夏後不久梅子由青轉黃之時,此時江南多雨,俗稱“黃梅天”。黃梅天大約是每年公立5月底至7月上旬,其實不止江南,整個長江中下遊地區、江淮地區和錢塘江流域都會出現幾周的黃梅天。

宋雨:我大學的時候讀過戴望舒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獨自 / 彷徨在悠長,悠長 / 又寂寥的雨巷......”這詩很浪漫、很入心,尤其是對年輕的大學生。你是南方人,你感覺黃梅時節浪漫嗎?

唐風:怎麽說呢?如果你心中有浪漫,那麽現實就浪漫;如果你心中沒有浪漫,那麽麵對雨季中的現實則很難浪漫。小時候打著傘去上學,衣服可以不濕,但經常雨靴裏麵全濕了,浪漫不起來。空氣濕得讓衣服幹不了,牆壁上都長黴,不容易浪漫啊。

宋雨:你至少當時還能適應。我記得你曾經提到長江中下遊地區冬天的濕冷和夏季的酷熱。魚米之鄉縱然溫潤,但如果沒有暖氣和空調,北方人是很難適應那裏的氣候的。

唐風:是這樣。那時在南京上大學,我記得對氣候不適應的都是北方同學...... 本詩第二句“青草池塘處處蛙”,詩人又從聽覺角度描述當時的環境。在初夏被綠草環繞的池塘,處處可以聽見蛙鳴。其實蛙鳴到了晚上更加嘹亮和此起彼伏。

宋雨:詩歌的前兩句,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江南梅雨季節的畫麵:陰雨連綿,池塘水漲,芳草萋萋,蛙鳴不斷,這樣的景象在作者生活中雖然稀鬆平常,但持久的淫雨或阻礙了客人如期赴約。所以我想,詩人此時此刻並不希望下雨,但麵對現實又能如何呢?

唐風:果然,“有約不來過夜半”,主人苦等了好幾個時辰,客人還是不見蹤影。古時候沒有電話,就隻能這樣幹等。其實也正是這個原因,君子之間非常注意恪守約定,黃梅時節下雨似乎不應該是客人爽約的原因。

宋雨:最後一句“閑敲棋子落燈花”是本詩的詩眼 — 主人在長時間等待中“閑敲棋子”,反映的是什麽樣的心態呢?很多評論者用無奈、失望、惆悵、煩躁、寂寞等詞匯來解讀,但我卻認為,上述思緒當然不能說完全沒有,但不是他情緒的主調。一個“閑”字,反映出主人超越負性情緒的高境界。他在棋枰上自得其樂,內心坦然而平靜,對因故失約的友人並沒有過多責備之意。

唐風:作為南宋江湖詩派的主要人物之一,趙師秀一直向往淡泊明誌的生活,時常寄情於山水,他的弟子也曾把他比作陶淵明。因此,我從他“閑敲棋子”中,讀出的是李白的“孤雲獨去閑”和陸遊的“矮紙斜行閑作草”中的那種曠達的“閑”字 — 既然朋友不來,那就自己擺擺定式,練練手筋,做做死活題,豈不照樣饒有興趣嗎?

宋雨:對於“落燈花”一詞,我感覺有些資料上的解釋比較模糊,比如有的詩評說油燈“燈芯燒殘,落下來好像一朵朵閃亮的小花”,這到底是什麽樣的“花”則語焉不詳。今天我們點蠟燭時,怎麽不見類似的“燈花”呢?

唐風:古時候的油燈,其燈芯是用燈芯草做的,質感與今天的棉線燈芯不同。燈芯燒過後,灰燼仍舊在燈芯上,紅熱狀態下如同花朵,所以叫“燈花”。很多圍棋手落子是比較用力的。作者顯然也是這樣。他是“敲”子,於是棋枰、桌子和油燈都受到震動,燈花隨即被震落了。

宋雨:這首描寫在雨夜中朋友失約的小詩,讓我們感受到一種寧靜和美感。在“閑敲棋子”之中,我們並未看到作者的不安、惱怒和焦灼,倒是感到隨遇而安和寬厚豁達。而且,等待還在繼續,詩人並未放棄,也許突然會有“僧敲月下門”帶來的喜出望外。

唐風:因為最後一句的緣故,人們一般都會設想,這次約朋友來就是為了下棋的。這真是客人來的目的嗎?還是說客人來訪有別的事情?也許不過是因為久等不來,主人就擺棋打發時間。

宋雨:哎,你這個思路我還從來沒有想過,但的確有道理。有可能約客人來家裏根本就不是為了下棋。然而,唐宋時期圍棋已經普及,它逐漸成為士大夫階層修身養性和顯示才藝的科目。除詩文之外,“琴棋書畫”是那個時代的文人的四藝,很多文人都會下棋。

唐風:圍棋發展到隋朝,棋盤從17路擴展到19路,基本上成熟了,成了一項全國性的高雅愛好。不隻是文人下圍棋,王公貴族愛下圍棋的也不在少數。據說唐玄宗就愛下圍棋。五代時期的南唐國主李煜對圍棋也很癡迷。宋太宗趙光義不僅愛下棋,而且棋藝不低。後來的一些皇帝如朱元璋、康熙、乾隆等也是下棋有癮的。

宋雨:詩的第三句說“有約不來過半夜”,這是不是暗示主人給客人準備好了晚飯,甚至酒肉,而客人不來,害得好客的主人餓著肚子等到半夜呢?這種約客,究竟是客人飯後來家中小坐,還是主人有飯局招待呢?

唐風:這又是一個有趣的話題。關於古人吃飯,我們要多說幾句。古人一般是一天吃兩頓飯,上午七至九點稱為“大食”,下午三至五點稱為“小食”。宋朝人也是每天早晚兩餐,官員也不例外。明清時人們還是一天吃兩頓飯,到了民國以後才逐漸開始吃三頓。古代吃兩頓飯,既有習慣的原因,更是因為那時生產力低,糧食缺乏,兩頓飯能吃飽就不錯了。

宋雨:那麽有錢人就不多吃一點兒?王公貴族會不會加餐?就算不加一頓正餐,古代也有點心一類東西吧?而且在老百姓中,有一些重體力勞動者,他們每天吃兩頓飯怎麽幹得動活兒呢?

唐風:這些都是好問題!古代有錢人想多吃,當然是可以加餐的。而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如果不加餐,體力消耗太大,幹不下去,所以他們有時候也要加餐。正餐以外的一些簡單的小零食,古時候就有。 “點心”一詞早在唐代就已經出現,但到宋朝才比較普遍。宋朝比較富足,普通老百姓有時在兩頓飯之外有條件吃一點零食。

宋雨:現在我們回到這首詩。客人應該是住得不太遠,可以步行往返的朋友。這種“約客”與孟浩然筆下那種“過故人莊”式的宴請完全不同。朋友應該是下午飯後過來,賓主一般是在一杯熱茶下聊天敘舊。

唐風:如果熱聊以後主客雙方意猶未盡,又在棋枰上殺一盤,那麽前前後後可能要持續好幾個時辰。在饑腸轆轆的時候,主人可能端出零食補充點兒能量,也顯示熱情好客。但別指望品嚐到像今天那些色香味俱全的點心。那個時代家裏的零食不過是簡單的冷食或幹食,跟今天沒法比。

宋雨:近年來,一些質量不高的古裝劇,導致觀眾對古代的文化與生活出現很多誤解。人們有必要多學一點曆史,了解一下各個朝代人們生活的真實情況。其實古代人的生活狀況比現代人要艱辛得多。那些認為唐朝宋朝非常浪漫、富足,進而希望穿越過去的人,要三思而後行哦。

------------------------------

Appointment

Yellow plum season, rainfall on house after house,

Green grass and ponds, frogs heard here and there.

Appointment with no show, already midnight past,

Casual drumming of chess pieces, the lamp wicks drop.

(任治稷、餘正 譯)

 

The Appointed Hour

Unceasing falls the rain when plums are growing ripe,

Within their sedgy pools the bullfrogs croak and pipe.

The hour they named has passed, my friends have failed to call,

A careless tap with chessman makes the lamp-wick fall.

(蔡廷幹 譯)

【論壇中與網友交流。點入位於最下。】

《唐宋韻》44.《約客》趙師秀 (Appointment by Zhao Shixiu) 唐宋韻 - ♂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27284 bytes) (3713 reads) 11/02/2023  22:14:11 (4)

《唐宋韻》44.《約客》趙師秀 唐宋韻 - ♂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26085 bytes) (3950 reads) 11/02/2023  22:12:58 

《唐宋韻》44.《約客》趙師秀 唐宋韻 - ♂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26085 bytes) (84 reads) 11/02/2023  22:13:35 (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唐宋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雲霞姐姐' 的評論 :
謝謝雲兒造訪。你昨天那篇“神經病 vs 精神病”也極好。
雲霞姐姐 回複 悄悄話 來看唐兄,回訪一下,詩詞好文,等你轉星壇,就周末愉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