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唐宋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唐宋韻》31. 《菩薩蠻·山亭水榭秋方半》朱淑真

(2023-08-04 12:58:55) 下一個

《菩薩蠻(1)·山亭水榭秋方半》

 朱淑真

 

山亭水榭(2)秋方半,鳳幃(3)寂寞無人伴。

愁悶一番新,雙蛾(3)隻舊顰(5)

 起來臨繡戶(6),時有疏螢度(7)

多謝月相憐,今宵不忍圓。

 

 菩薩蠻:詞牌名,為雙調小令,四十四字。菩薩蠻的特點是用韻兩句一換,且平仄轉換,適於表現深沉起伏的情感。

榭(xie4):建於高台上的木屋。

3  鳳幃(wei2):華麗的帷帳,代指閨中女子。

4  雙蛾:雙眉。古代女子化妝時畫細長而彎曲的眉毛,如蠶蛾的觸鬢,故稱“蛾眉”。

5  顰(pin2):皺眉。

6  繡戶:雕繪華美的門戶,多指婦女居室。此處指漂亮的窗戶。

7  疏螢度:偶爾有螢火蟲飛過。

  

朱淑真(約1135 — 約1180年),號幽棲居士,南宋著名女詞人,一說是浙江錢塘(今杭州)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朱淑真生於仕宦之家。自幼聰穎,通音律,善繪畫。但一生愛情不幸。丈夫是小吏,因誌趣不同,夫妻不和睦。朱淑真最終因抑鬱而早逝。享年不到50歲。葬於杭州青之塢。

朱淑真詩詞雙修。其作品多抒發個人感情,文詞清婉,情致纏綿,後期作品愁鬱清冷,多有幽怨之音。朱淑真感物精深,用筆深刻,雖格局小,卻表現不凡的才華。清代詞評家陳廷焯說“朱淑真詞,風致之佳,詞情之妙,真不亞於易安(李清照)。”

傳朱淑真過世後,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南宋淳熙九年(1182),一位名叫魏仲恭的地方官員景仰朱淑真的才華且同情其不幸,盡力收集朱淑真的作品編輯成《斷腸集》10卷,錄詩370首詩,現存310多首。同時編輯《斷腸詞》8卷,錄詞200餘首,現存1卷共32首。

詩詞作品影響力總體評分: 2

 

唐風:朱淑真,號幽棲居士,生卒年不詳,目前一般認為她是南宋人,約生活於南宋高宗年間(約1135—約1180年)。她是中國古代對詩詞貢獻僅次於李清照的女性文學家。關於朱淑真的籍貫與身世,曆來說法不一,一說她是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就連她的名字中的“真”字,也有是被寫作“貞”或“珍”

宋雨:據史料推測,朱淑真出生於官宦家庭,其父親在浙江做官,家境殷實,她早年受過良好的教育。她少女時代的作品反映了她對愛情的憧憬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她嫁給了一個庸俗的小官吏,夫妻倆在知識和文化上少有交集,在精神上沒有共鳴,於是這位才女的生活充滿了苦惱和鬱悶,最後抑鬱而終,享年不到50歲。

唐風:目前朱淑真的生平有許多空白,其中還夾雜著不少傳言和八卦。有些故事常被人津津樂道。比如傳說朱淑真有一段寓居汴京的經曆。宰相曾布之妻魏夫人也是優秀的詩人,她看重朱淑真的才華,也憐憫她婚姻的不幸,於是就把她接進汴京,兩人時常一起吟詩填詞,非常愜意。朱淑真在這段時期生活豐富多彩,還有了自己的意中人,時常結伴花前月下,等等。然而分析一下,魏夫人是北宋人士,而經多方考證朱淑真則基本肯定生活在南宋,中間相隔近百年。所以這樣的故事幾乎肯定不實。

宋雨:是的,不能因為朱淑真的詩裏麵提到了魏夫人就認定兩人有交集。其實,認定朱淑真是南宋人有兩個比較有說服力的論據,一是為她編纂《斷腸集》的魏仲恭是南宋人士,他既不是高官,也不說史學家,能比較全麵地收集朱淑真的詩詞,應當是她去世後不久,而不是相隔百八十年。更有說服力的一點是,朱淑真的詩詞中化用過宋徽宗、李清照、張孝祥等人的句子。特別是張孝祥,他出生的時候北宋已經滅亡。

唐風:朱淑真身世的撲朔迷離,重要原因在於她被男權社會視為“不貞”,於是曆代學人很少提及和研究她。她的一些愛情詩詞過於直率,暗示婚前有自由戀愛或婚後有情人,為那個時代所不能接受。比如 “攜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黃宋雨細雨。妖嬌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對尊前,憶前歡,曾把梨花,寂寞淚闌幹”等等。這類表述,若是柳永、秦觀寫沒有任何問題,但出自一個女人之手就大逆不道了。

宋雨:還有,朱淑真的詩中對她的丈夫多次表示不滿,如在《愁懷》一詩中,她說得明明白白:“鷗鷺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宜。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似休生連理枝。”(“東君”的意思是春天之神。“何似休生”意思是“就像是沒有長出”。)她對這種沒有感情的婚姻的態度,也是崇尚嫁雞隨雞的衛道士們不能接受的。其實,朱淑真的丈夫究竟是什麽具體身份,有什麽樣的人品,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我們今天能肯定的隻是朱淑真的主觀感受,即她對婚姻生活不滿意。

唐風:今日一些研究者有一種看法法,即盡管朱淑真的名氣不如李清照大,著名詩詞也不如李清照多,但在女性意識的覺醒方麵,她是遠遠走在李清照前麵的。然而在那個時代,覺醒者的命運更是悲劇性的。據說,她的父母在社會壓力下,也為她深感恥辱,在她死後將她的詩稿付之一炬。

宋雨:其實,朱淑真有約300首詩和24首詞存世,總數可觀。她詞的數量約為李清照的一半,但詩的數量是李清照的二十多倍。朱淑真有這麽多詩詞保留下來,要感謝當時的一個地方官(也是她的崇拜者)魏仲恭,他在朱淑貞死後盡可能收集了她的詩詞編成《斷腸集》。魏仲恭在序中寫道“(朱淑真)早歲不幸,父母失審,不能擇伉儷,乃嫁為市井民家妻,一生抑鬱不得誌,故詩中多有憂愁怨恨語,每臨風對月,觸目傷懷,皆寓於詩,以寫其胸中不平之氣,竟無知音,悒悒抱恨而終。”

唐風:今天賞析的這首《菩薩蠻·山亭水榭秋方半》是一首閨怨詞。頭兩句“山亭水榭秋方半,鳳幃寂寞無人伴”顯然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或者就是自己情感生活的真實的寫照。“秋方半”不是指中秋節,而是秋天過了大約一半的某一天。從本詞最後一句可知,那夜月亮並沒有圓。作者在好山好水的閨房,卻是良辰好景虛設。

宋雨:我本人不太喜歡她的第二句“鳳幃寂寞無人伴”,太直白了。這也許是她的風格,但文字上似乎欠錘煉。在那個時代,這樣直白的表露出自女性是不能被接受的。於是朱淑真的作品被作為異端並承擔社會壓力,這恐怕是她抑鬱寡歡,最後在悲切中死去的原因之一。

唐風: 你如果覺得“鳳幃寂寞”太直率,李商隱倒有一首隱晦的。他的《無題》是這麽寫的: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本詩用了巫山神女夢遇楚王和青溪小姑兩個典故,暗示主人公難逃寂寞獨處的命運。

宋雨:唉,這個李商隱啊,有時你真不知道他究竟表達的是什麽,比如頸聯“風波”、“月露”兩句,他到底想說啥呀?要不是他有超凡的語言技巧,以及其他主題的重要作品(比如他的詠史詩),想僅靠“無題”是很難成詩名的。後世的模仿者無一成功。

唐風:作者畢竟在尾聯抒發了一點胸臆:即便是相思無益,也不妨癡情悵惘。對愛的向往出自人的本性,癡情又有什麽好指責的呢?…… 回到朱淑真的這首詞,它的寫作背景不詳。可能是是在閨中想念情人,盼望美好的愛情,但究竟是什麽樣的寫作氛圍並不清楚。也可能是婚後所作,家中其實有人,隻不過形同陌路、無意相伴。

宋雨:“愁悶一番新,雙蛾隻舊顰”這兩句暗示愁苦是長期的。雙眉緊鎖一直就有,如今又加上新的愁悶。朱淑真什麽樣的性格我們不知道,但她明確表示對婚姻的不滿、而且行為上不認命,這在當時的女性中是罕見的。雖然今天人們說她“女性意識覺醒”,但在當時,其結果隻能是悲劇性的。

唐風:“起來臨繡戶,時有疏螢度” — 作者輾轉反側,無法入眠,就起來到窗邊去看看,好像還有所期待。但隻見到偶爾的螢火蟲飛過。“繡戶”一詞反映她的居室條件不錯。記得上次跟你閑聊,你有一個觀點:幸福的愛情是奢侈品。當一個人為生計而奔波勞作的時候,哪怕是敏感的心靈也常常顧不上多愁善感了。

宋雨:最後兩句“多謝月相憐,今宵不忍圓”,雖然是大白話,卻是移情於物的佳句。本來是自己不希望看到圓月,免得更感寂寞悲苦,卻說要謝謝未圓的月亮,讓自己的不至於愁悶到極點,同時也依稀對“月圓”仍抱有一絲希望。

唐風:朱淑真的閨怨詞受花間詞的影響較深,具有細膩、清麗、優美的婉約詞特點,但不足之處是視野較狹窄,色調過於黯淡,功力與詩詞作大家相比似有一定差距,因此她的作品被批評為“淺弱不脫閨閣之習”(《四庫提要》)。然而近年有學者爭辯道,這種說法是站在男權的角度去品評的。在那個女性被束於閨閣的時代,怎麽能要求她們寫出格局宏大的詩篇?閨閣中的女性文學有其自身的價值,朱淑真詩詞恰恰在這一方麵有細膩精微的表達。她在為古代詩壇作出貢獻的同時,也塑造出了真實的自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唐宋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心之初' 的評論:
謝謝,您說得太對了。
這也就是我說的“小背景”(作者生平及創作時的狀態)和“大背景”(時代背景)。
心之初 回複 悄悄話 謝作者。讀詩須知人。讀懂詩,認識人,了解時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