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背影

一個人的成長如此孤寂,有時,我們需要一個靈魂裏的夥伴,來見證與分享所有快樂與憂愁……
正文

四十年前寫的村史

(2023-12-07 01:05:12) 下一個

   下鄉的頭一年,帶隊幹部要我們多了解一下村子的曆史並記錄下來,說他會檢查的。認真的我有段時間真的在本子裏記錄了一些從村民那裏了解到的“村史”,寫完後才發覺不適合交給帶隊幹部看,可又不知道怎麽寫才會讓帶隊幹部滿意,便一直沒有重新再寫。好在帶隊幹部沒再提“村史”的事,心裏就想到時候再說吧,也沒敢問其他人寫的“村史”交了沒有。直到後來帶隊幹部換新的了,才知道那份作業不需要再交了,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如今再次翻出自己當年寫的那篇“村史”,一些就要遺忘的場景又變得清晰起來——

   石橋村南高北低,平整的耕地很少,沙化的土地適合種花生,不太利於種稻穀。村裏隻有一條較大一點的河流,由於地勢的原因,河水流速很快,下大雨時河水會漫過河床,雨停後,水位立刻又下去了,存不下來多少水,水都流到鄰村去了。平時河裏的水很淺,趟著水就能過河。一直不清楚我們的村子為啥叫石橋村,問過幾個村民,也都沒說出啥來,隻說是祖上傳下來的村名。其實石橋村既沒多少河流也沒有橋,不理解祖上為何起了一個這麽富有詩意的村名。

   村裏很少看到整片的耕地,由於田地分散,地名也就很多:馬蹄溝、兔窩嶺、三畝半地......我們知青從來是記不住的,更搞不清在什麽地方。雖然耕地很零散,村民卻是很看重的,對自己小隊的耕地分布情況更是了如指掌;而且不光大人,連一些小孩子都知道哪些地是自己隊裏的,哪些不是。記得第一次領著隊裏的小學生去地裏撿花生,剛帶領大家走入一片坡地,立刻就有個小女孩對我說:“這是二隊的花生地,不是咱隊上的,不能在這裏撿,被人家看見可就麻煩了!”我便領著大家往回返。小女孩又說道:“往前走不太遠有幾片更大的坡地,全是咱隊上的。”於是,小女孩走在前麵,我讓大家跟著她,我走在最後,心裏佩服著小女孩的記憶力,而我作為“孩子王”,任務也更加簡單了,隻負責到時間喊句休息就可以了。

   說到記憶力,村裏大人們的記憶力更是了得——不光本小隊的地在哪兒很清楚,連入社前自己家的地在什麽地方都清楚著呢!一次地頭休息時,忽聽到坐我身邊的村民對我說:“這塊地就是我們家的。”我聽後一陣納悶:你家的自留地咋跑這兒來了?然後才明白他說的是入社之前這塊地是他們家的。後來發現,多數村民都知道當年自己家的地是在什麽地方,有些地雖然合並了,但他們仍能記住原先的位置;有些人家的祖墳原先就是在自己家地裏的,入社後祖墳仍沒動,找起來就更容易了。

   石橋村解放前就不是富村,但村裏人基本上還是有土地的,隻是地多地少、地肥地薄的差別;雖找不到一處闊院落,但也都有幾間蓋在自己土地上的茅草屋。到土改時,村裏的多數人家都劃為了貧農和下中農,隻有兩戶特別勤儉的富農和一戶常常下地幹活的地主,另外還有一個居無定所常年去外鄉給人扛活的雇農。由於兩極分化並不嚴重,土改進行的不是太激烈,畢竟地主家的糧食也不多,但從此損傷了村民間以往的和氣,大家學會了一個新詞——階級,之前的鄰裏突然間變得陌生起來,親不親,階級分。

   成立了高級社後,土地入股分紅也取消了,土地變為集體所有,生活沒有變好也沒變壞,自己的土地更沒指望要回來了。但生活還是有希望的,日子隻會越過越好,大家都這麽想。又過去了四、五年,村裏人開始餓肚子了,大家又開始想念從前了:哪怕有自己的半畝薄地,也不至於這樣啊!石橋村人從來就沒享過福,這都是命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矽穀居士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新中國的農民太可憐了。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看起來我下鄉的大隊土地狀況不錯。雖然北麵是山,西邊也是山,北山山上長滿槐樹,西山很陡。土地都是在山下及緩坡上崗上。土地看起來有點砂,鬆,但是隊長告訴我畝產玉米800斤。
人少地多,不挨餓,就是錢少,每天4角多錢。

我每頓吃一斤半以上,女知青也能吃8兩多,每個知青長得挺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