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信:歐盟拒絕中國茶葉入境

(2023-10-11 09:46:19) 下一個

https://mp.weixin.qq.com/s/3VwWWVU5jBLx2AnPd_kViA

歐盟一天兩道禁令拒絕入境,困擾中國茶葉的問題不僅是農藥殘留,還有它!

 小優 優選消費者報告 2023-10-07 23:25 
Image

 

 
優選消費者報告
 
 
,讚1.8萬

 

Image

僅僅一天之內,歐盟兩次預警,拒絕中國茶葉入境,原因不僅僅是檢出了農藥殘留。

Image

2023年9月27-29日,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係統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6例,其中茶葉被預警兩次,均在29日,具體通報信息如下:

Image
Image
Image

此次被檢出的苦參堿和蒽醌均為農藥殘留。

苦參堿是一種植物源農藥,能在自然界迅速分解,最終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不易 導致有害物產生抗藥性,能長期使用,害蟲一旦觸 及,就會麻痹神經中樞,繼而使蟲體蛋白質凝固,堵 死蟲體氣孔,使害蟲窒息而死。

根據我國的《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393-2020),苦參堿屬於綠色食品生產可使用的農藥清單範圍。

但歐盟認為苦參堿有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刺激胃腸道、引起心悸等,所以自2019年起規定,凡是標稱有機茶葉,均不得檢出苦參堿。

其實困擾中國茶葉出口的問題,除了農藥殘留,另一個比農殘更難解決的就是環境汙染。如土壤中的重金屬、聯苯、高氯酸鹽,都會使茶葉難以達標,但產生它們的因素,多歸結於土壤、大氣、水質的汙染,這是茶葉種植者個體無法解決的困難。

如本次檢出的蒽醌並不是農藥,茶葉中測出該物質,多是生長、加工環節中外界環境汙染所致。

歐盟認為其具有致癌性,2013年下半年起曾逐步加大了對我國輸歐茶葉蒽醌殘留的檢測力度,並將茶葉中蒽醌的標準定為0.01mg/kg。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卻認為,僅將蒽醌劃分為“對人類可能致癌”(“2B組”)一類中。為此,國家質檢總局、商務部依據相關資料,通過致函、雙邊會談、國際會議等形式和場合向歐方提出交涉。最終,自2015年5月18日起,歐盟將茶葉中蒽醌限量標準提高至0.02mg/kg。

農殘與環境汙染一直是困擾中國茶葉出口的難題,根據疫情的數據顯示,因農殘導致中國茶葉對歐盟出口呈下滑趨勢。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與之相輔的則是不斷傳來的中國茶葉檢出問題,不得入境的壞消息。

Image
Image
Image

中國茶葉麵臨挑戰的同時,也給我們提了一個醒,獲取食物安全不僅是種植者、生產者的責任,其實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義務,畢竟那些對大環境所造成的汙染,離不開我們每一個社會的個體。

基於今天的主題,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是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所作的《32款熱銷茶葉,285項農殘專項測評,隻為你選出零農殘優質好茶!》

本測評做到了中立客觀,且完成如此巨量的測評(樣本以及測評項均達到一定規模),費用支出在十萬以上,不是普通測評機構所能負擔,所以很難找到可以與之相比的測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