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日頭條:140萬美軍中,華裔占2萬!

(2023-07-17 12:52:11) 下一個

大理王爺1

華人:擁有中華血統的外國人。 華僑:僑居國外的中國人。 華裔:華人及其後代的總稱。 亞裔:亞洲人及其後代的總稱。 華人→外國籍→外國人 華僑→中國籍→中國人→綠卡→永久居留權//@一瀾撫音6:關鍵時刻發揮作用,隱藏好

昨天00:21

曼妙的土司

華裔戶口在中國嗎?他們的戶口在美國,他們為自己的國家而戰不是應該的嗎?戶口在哪個國家,他們就是哪個國家的老百姓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54749452223775269/?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689601834&use_new_style=1&req_id=20230717215034E6D285E64CD8DD13F821&group_id=7254749452223775269&share_token=6FD3A08B-7F4D-47FE-A0FE-7739D05873ED&tt_from=weixin_moments&utm_source=weixin_moments&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2&source=m_redirect

140萬美軍中,華裔占2萬!身為中國人,為何要去美國當兵?

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禁止搬運/抄襲,發現必追究!


美國的部隊遍布世界各地,組成人種也非常複雜。在140萬的美軍士兵中,其中包含2萬的華裔。

很多人不理解,身為中國人,為何要去美國當兵,為美國政府賣命。而更加關鍵的是,當中美兩方開戰之後,是打還是不打?

 

美國軍隊構成

在很多中國人的傳統印象中,“參軍”象征著為國家利益奉獻自己,包括自己的生命。而在世界各國的征兵曆史中,“參軍光榮”可以算是最振奮人心,且最具號召力的口號之一。

像本次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中,兩方在征兵過程中無一例外都出現了“為國而戰”,“國民責任”,“國民義務”等關鍵詞,以放大國家和民族在一般民眾心中的意義。

 

但需要關注的是,盡管中國和俄羅斯兩國的民族眾多,但是民族主體相對穩定。這點和美國有著鮮明的不同,美國的建國曆史不算悠久,並沒有如同俄羅斯或者中國這樣有著共同且穩定的文化取向。

同時,在建國和發展的兩百餘年時間裏,移民幾乎相伴相生,多個人種、文化在此交織、碰撞,共同構成了如今的美利堅。

 

在曆史的經驗來看,對於美國這樣的移民國家來說,形成民族共同文化和價值觀,往往伴隨著激烈的內戰或者外戰,從而加深民族內部各自的羈絆。

而這一切需要時間,從美國曆史中,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聯邦製”建立,還是“南北戰爭”等,都是為了這一目的而形成的。

但至今為止,美國內部依然存在種族主義,它們仍然需要“外戰”來滿足自身發展所需。這裏,就不得不提到一個特別的團體“華裔美軍”。

 

在美國士兵構成總數中,約有1/4的人口都是由外國人組成的。在這些外國士兵中,約有兩萬名華裔。

在了解美國曆史後,美國軍隊中人種多元,構成複雜也是情理之中。特別是近十年以來,中美之間的矛盾加劇,大國博弈的背景也日益明晰。

因此,美國軍部有意加大對華裔士兵的征召力度,該群體的人數也從原本的五六千人規模,逐步增加和擴展到如今的2萬餘人。

 

為了響應這一號召,美國各軍甚至出台了不同的政策要求。例如美國海軍規定,每一艘服役艦艇都需要配備一位具有中文語言能力的華裔士兵。這一說法和政策,在三年前黃海中中美海艦對峙中得到印證。

當時,一位華裔女兵正在一艘遊蕩在黃海海域的護衛艦上服役。

正是這位華裔女兵,用著標準的中文向正在維護主權的中國海警船喊話。隨後,在接受采訪時候,這位華裔女兵表示,能為美國效力,她感到非常的高興和自豪。

 

美國目前的軍隊總數約有140萬左右,但是這一數字是相對於僅有3.3億國家人口美國來說,軍隊數量可以說是非常的龐大的。

要知道,我們是名副其實的人口大國,我們軍隊總數也就僅有200萬人。相較而言,美國軍隊人數是相當大的。

 

不光如此,美國不僅軍隊人數眾多,而且裝備數量也是世界之最,軍費開支屢創新高。但是這些都隨著美國經濟衰退,壓力不斷疊加。

近些年,美國軍費的籌措上,確實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方法,不少人表示照這樣下去,崩盤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且不論美國方麵的軍費籌措問題,美軍總人口相較於美國總人口來說,比例是極其不合理的。

當然如此龐大的軍隊人數完全都是由美國本國人口出,壓力真的太大了。因此,美國選擇從世界各國聘用不同國家、地區、人種的士兵也是合理的操作。

 

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140萬軍隊總數中,有幾十萬的士兵屬於文職。這意味著它們除非必要,他們是不需要上前線。而其他的如我們所熟知的海軍陸戰隊、海陸空三軍才是需要和敵人真刀真槍的拚。

 

按照美國如今的戰爭(軍事行動)發動頻次來看,加入軍隊意味著隨時都可能上戰場,送命。而且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之後,美國民眾基本都過上的安穩富足的生活。這樣的背景下,讓這些人去冒險,曆經生死,別說美國人自己,他們的家庭也是無法認同的。而且這不是一家一戶,幾乎在美國社會已經形成一股思潮。

 

根據美國的數據顯示,全美年輕人中約有6成反對參與軍隊。而且美國和韓國、泰國等國家不同,並沒有實行強製服兵役製度。而且美國並不禁槍,相當於給民間留下了一股強大的武裝力量,這樣的國家特質,在世界上也極為少見。

 

但是士兵數量沒有減少,但是本國人口對於參軍積極性又不高,怎麽辦呢?美國想到了雇傭兵以填補誌願軍人口不足的情形。這也是為何又如此多外國士兵產生的原因之一。

而兩萬名華裔士兵它們為何加入,它們加入的目的又是什麽呢?

 

華裔加入美軍的目的

從媒體來看,對於華裔美軍這一龐大群體,之所以參與美軍理由各不相同。例如,部分人員是為了取得美國國籍,有些則是為了謀求更好的生活和工作。

階級躍升

在很長一段時間中,不少人不惜遠渡重洋選擇去追逐“美國夢”。這些人在此前因留學或者工作的原因來到美國,他們想要留在美國,擁有美國公民身份成為必要條件,而擁有美國身份並不是一個容易的時間,此時,參軍成為他們最快獲得公民身份的方式。

 

根據美國政策,退役之後政府會特別優待這部分群體,予以他們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地位和話語權,與那些“非法移民”有著本質的不同。

通常,美國對於這些非美國籍參軍人員,會將他們派遣到如阿富汗等前線地區執行任務,如果以這樣的方式獲得美國公民身份,也算是以命相搏了。對於他們的價值觀是否正確,似乎並沒有那麽的重要。

 

尋求自我價值

在這群華裔美軍中,很大一部分人群是出生於國內,之後由於某些原因離開了中國。從他們的成長曆程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個人因素還是其他因素他們對於如何實現自我價值,其實是迷茫的。

因此,在外界輿論的影響下,他們選擇前往了美國去尋找自我價值。

畢竟,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當地的移民文化對於這部分群體具有一定的包容性,這是大部分人對於美國的傳統印象。

 

換言之,這類群體屬於多數群體,由於缺乏社會競爭力,想要實現個人價值確實有一定的困難。因此,他們會選擇去美國碰碰運氣。畢竟這紮裏,他們將搖身一變成為少數群體,在美國政策加持下,獲得自我認同感的價值。

 

迎合美國,博得美國社會的認同感

每個人都有特定的標簽,中國人就是屬於中國人特有的標簽。但是通過抹除自己的標簽,來迎合美國,這是很多從多數群體搖身一變為少數群體所采取的方法。例如,我們前文裏頭提到了在美國軍艦上,用中文向中國喊話那位女兵,就是一個代表。

 

根據信息披露,這位女兵盡管成為美軍中的億元,但是它更多的時候隻是在碼頭上幹些雜活兒。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它成為了美媒關注的焦點人物,並且對她進行采訪和報道,並將她包裝成一位因美國優越環境,而改變自己命運的女孩兒。

 

這樣的操作,也已有一定的基礎了。而且處於對華戰略的需要,美國國會甚至出台了對華裔美軍的獎勵政策,予以相應表彰的同時,予以他們合法公民身份,更好生活保證和更高的社會地位等優惠。這些實利,再配合美國媒體的宣揚,使得華裔美軍的數量在近些年得到迅速的擴張。

 

中美開戰,打還是不打

盡管我們中國人對於同胞有著很深的感情,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本著能幫一把是一把的態度。但是對於這些華裔美軍,我們需要予以區分。

美國華裔可以說從自願加入美國軍隊那一天開始,就不能將他視為一般的華裔了。他們代表是美國的武力手段,他們注定隻能淪為美國霸權主義的爪牙。

 

而且,中美博弈正不斷升級,此時加入美軍已經不是單單是“保衛美國”了。根據政策和安排,他們大部分被派遣前線,插手亞洲事務,參與挑釁中國等行動中。從行動本身的性質來說,他和一般的外族入侵沒有任何的區別。

 

而且他們中大部分人並不會顧念同族之情,在麵對中國軍隊時候,他們也隻會執行上級指令,完全不會顧念同胞之誼。

而且他們對於中國始終有一種偏見,在服役過程中,他就是我們的敵人。

因此,在戰場上遇到這些無論是價值觀還是效力對象都不同的群體時候,我們隻需要拿出對待外敵時候的態度即可。如果他們侵犯我國利益,必須予以相應的回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