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遊泳,要追朔到上小學4年級。離家最近的遊泳池是市內的蓮湖公園,每年6到9月份開放。我和小夥伴們通常是7、8月放暑假的時候去遊。說是離家最近,單程也有4、5裏路。由於沒有直達的公交車,加上那時普遍的經濟狀況,我們都是步行往返。7、8月的西安,驕陽似火,酷暑難耐,遊完泳更是又累、又饑、又渴。回程剛好是下午,往西走,頂著日頭。小夥伴們個個手裏拎著裝有濕漉漉遊泳褲、還不時躺著水的破網兜,步履蹣跚地往回走。
父親非常支持我學遊泳,一向對孩子們嚴厲有加、從不給零花錢的他,破天荒地每次給我一角錢。五分錢用於遊泳門票,剩下的五分錢可以允許我買一根冰棍和一杯水。為了存錢,春節時買炮仗,通常我會省下4分錢,花一分錢,買杯水。當時賣水的場麵,至今記憶猶新。賣水的通常是回民老頭,帶著白帽子,坐在一小板凳上,麵前放著一小四方桌,桌上擺著幾杯水。水杯是那種大號的老式茶杯;杯上有自製的透明玻璃蓋;杯中是用糖精和色素配製的五顏六色的涼白開,黃色的叫“白蘭地”,紅色的稱“紅玫瑰”,······。為了驅趕蚊蠅,他們手中通常拿一把芭蕉扇,一邊扇著,一邊吆喝著,“紅玫瑰是一分錢,白蘭地是一分錢,都是一分錢。”;“喝了咱的水,遊泳遊得美,虱子不咬嘴。”······。他們用地道的西安話、托著長音,聽起來更覺合轍押韻,曲味十足。有時一分錢也不舍的花,就去偷蘋果。蓮湖公園對麵有一國營水果店,夏天店裏常把削去疤痕的蘋果,放到店門口來賣。顧客不多,看攤的大媽們多數時間懶洋洋地在打盹。我們幾次輕易得手。終於有一次,一位大媽指著我鼓鼓囊囊的短褲兜,厲聲道,“掏出來!”。我羞愧地掏出蘋果,飛也似地跑掉了。
那時候學遊泳沒有任何資訊,跟著院裏大點孩子們瞎學。未下水,先練憋氣。拿個搪瓷臉盆,接一盆水,放到地上。雙手按住盆沿,深吸一口氣,將頭沒入水中;抬頭吸氣,再入水······。下水後,先學“漂黃瓜”。顧名思義,就是將身體像黃瓜一樣展開,在水麵上漂起來。不知誰起的名,還挺形象。這動作說起來簡單,但對從未下過水的人來講,還真是一道坎,關鍵是膽量。過了“漂黃瓜”關,開始學自由泳。說是自由泳,其實很不規範,胳膊腿在水中自由地、無序地亂撲騰。不管怎樣,能前進就行。雙腳猛蹬池壁,借著慣性,撲裏撲通遊出幾米。興奮異常,我會遊泳了!淺水區人太多,跟下餃子似的,遊不了幾米,就會撞人。深水區人少,但水深超過2米。偵察地形發現,遊泳池中央有一小島,小島距離深水區岸邊最窄處約莫8米。粗粗估算,這個距離是自己目前水平的極限。趴在岸邊望著對麵、近在咫尺的小島,猶豫許久。一閉眼,撲向水中,拚命劃水。到了對岸,坐在石階上大口喘著粗氣。休息2 分鍾,再往回遊。敢下深水區了, 膽子越來越大。有一次,領著鄰居一小我兩歲的孩子去遊泳。我讓他抱著我的腰,屏住氣,隨我遊向小島。剛遊出兩米,他手鬆了。自顧不暇的我,狼狽地往回遊;不會水的他,嗆了幾口,在水中亂撲騰,鬼使神差地又抱回了我的腰。望著趴在岸邊,不停地打著水嗝的他,我臉色蒼白。
剛學會遊泳,癮特大。第二年尚未到泳池開放的季節,就有些急不可耐了。護城河畔,汙水渠邊都留過身影。再往後,由於沒有高手指點,泳技一直長進不大,興致就慢慢減弱下來。見識過一位遊泳高手,是我們的音樂老師,叫劉挺。她長得很漂亮,一頭黃色的、自來卷長發披在肩上,在那個年代特別紮眼。盛傳劉老師泳技了得,幾個大一點、情竇初開的孩子嚷嚷著,想約美女一起遊泳,但沒人敢去。他們都是些調皮搗蛋的孩子,不受待見。眾人把目光投向我。想想劉老師似乎對我挺好的:上課時常叫我到鋼琴邊,試唱新歌;動員我參加學校文藝隊。就猶猶豫豫答應下來。一個孩子偷摸推出家裏的一輛28鳳凰自行車,跨在梁上,載著我,出發了。幾經打聽,終於找到老師家。我怯生生說明來意,劉老師居然滿口答應,真是不辱使命!劉老師認識遊泳池的管理人員,幫我們訂了早上專場。她一身泳裝,線條凸顯地站在我們麵前,半大孩子們看呆了。諾大的遊泳池隻有我們7、8個人,我們盡情地嬉鬧著。劉老師自然是中心,隻見她嫻熟地在水中穿梭,像條美人魚。一會兒不見了,一會兒遠處露出紅色的泳帽。孩子們亢奮地尖叫著,圍攏上去······。上中學後,蓮湖公園的遊泳池不再開放,也就斷了念想。高校的遊泳設施倒是非常好,但是由於迷戀上了排球、足球這些更有趣的集體項目,上大學、讀研究生期間,幾乎沒去遊過泳。記得大二時有一個月的遊泳課。老師也不怎麽教,任憑我們在泳池裏隨便遊。到了考試,要求隻是:遊100米。時間不限,姿勢不限,但中間不許休息。我使出渾身解數,變換各種姿勢,終於到達終點。四肢像灌了鉛,爬了幾次才上了岸,癱在石板上,久久未起身。
工作後,中斷了一切體育鍛煉,遊泳就更無從談起。剛到加拿大,陪著孩子玩過幾次水。一次朋友帶著女兒同去,9歲的小女孩隻是借助救生圈在水中玩,不敢獨自下水。朋友勸了兩次,孩子竟嚶嚶哭起來。我過去,對孩子道:“來,叔叔教你‘漂黃瓜’”。拉著她兩隻手:“屏住氣,腳離地,我數一、二、三,拉你站起來”。做了幾次後,改拉一隻手,一、二、三,站起來;輕托她的腰,一、二、三,站起來;放開手,一、二、三,自己站起來;多漂一會兒,數十下,自己站起來。20分鍾後,我問她:“學會了嗎?”,孩子點點頭,破涕為笑。
在加國,工作生活逐漸穩定下來後,又操起了舊業:打球。與同事、朋友一起,籃球、排球、足球,玩的不亦樂乎。有一天,跑跳中忽感左膝異樣,上下樓亦有不適。上網查閱相關信息,推斷膝關節中有軟組織碎片,俗稱“關節鼠”。球是玩不成了,有同事動員我去遊泳,在他們忽悠下,辦了年卡。同球類那些集體項目比起來,獨自遊泳確實枯燥。眼見大半年過去了,尚未開張。百十元的年卡費雖然不貴,但也不能打水漂了,咬牙堅持遊幾次吧。說實話,這兒的遊泳條件比起當初在國內學遊泳時,簡直天地之別。社區體育館離我住的很近,抄小路隻有三、四百米,溜達著就過去了;全年溫控,冬暖夏涼。隻可惜我這二把刀的泳技,嚴重妨礙了對這良好設施的合理利用。泳池長25米,我隻能吃力地遊到對岸,歇好一會兒,再遊回來。三、四個來回下來,就已精疲力盡,該打道回府了。一周遊一次,就這樣不鹹不淡地堅持著。
偶然得知一位女同事也在遊泳,隨口詢問她的頻次,答曰“一周三、四次,一次20個來回”。20個來回,就是一千米!自幼耐力很差的我,就是慢跑一千米,也要使出洪荒之力。正眼再瞧瞧這位看似有些文弱的美女,崇拜之心油然而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重新調整計劃,一周二次,一次10個來回!呼哧哧遊過去,呼哧哧遊回來。望著在池邊滿臉通紅、大口喘著粗氣的我,救生員關切地問:“Are you OK?”。看來要想達到目標,光有決心是不夠的。上百度,看YouTube,修正動作。細琢磨,問題的主要症結是呼吸。蛙泳:頭入水時呼,出水時吸。但每次吐氣吸氣不徹底,加之嘴鼻配合不規律,每遊出幾十米,就深感胸悶。呼吸是用鼻子好呢?還是用嘴好?請教了幾位遊泳時結識的高手,他們竟異口同聲:“不知道”。想想也是,看著他們在水中自由地前行,呼吸的方式與平時並無兩樣,又怎能刻意留心是用鼻子,還是用嘴。考慮到自己的現實狀況:鼻子易嗆水。在水下主要用鼻子出氣,出水後主要用嘴吸氣,反複練習,形成習慣。果然大為見效,10個來回的目標很快達到了。過了幾個月,又突破了20個來回的關口。新的問題來了:速度太慢,大部分的人在超我。痛下決心,改學自由泳。自由泳的手腳配合不易掌握,折騰了一年,才漸有起色。遊速雖提高不多,但遊距又有大幅度擴展:30個來回已是常態,50個來回亦有先例。再向那位女同事匯報戰果,傳遞來讚許的目光,虛榮心得到小小滿足。
現在真的喜歡上遊泳了!夏天剪草澆水,幹完園子活,渾身是汗,穿上短褲拖鞋,衝個澡後,紮進清涼的水中;冬天遊完泳,坐在桑拿室中沉思放空,出身透汗;工作上有壓力,生活中有煩惱,一陣劈波斬浪,不順之事頃刻煙消雲散。久坐落下的頸椎腰椎老毛病得到大大緩解;高血壓的苗頭也被遊泳運動扼殺在萌芽中。
今天是周日,遊泳的日子,照例早起。頭一個跳入水中,身體伸展,全身放鬆,劃水打水,呼氣吸氣,不疾不徐地遊著。整個行進節奏同正常的呼吸節奏正好吻合,一切變成下意識,腦子不由自主胡思亂想起來。一個人學種技能真不易,遊泳,幾十年前開始起步,在這裏堅持了也有5個年頭,雖說這一、二年有了些感覺,但需要改進的地方依然很多。其實細想想,也不需要遊的多好。找一項喜愛的、適合自己的運動或愛好,堅持下去,閑暇時置身其中,緩解壓力,愉悅身心,無疑是件美妙的事。唱歌、跳舞、跑步、打球、瑜伽······,都挺好。忽覺耳邊有人在叫:“Sir,Sir”,出水抬頭往岸邊瞧,一位救生員正朝我招手,並指指腕上的表。過於專注,沒聽到結束的哨聲,不知不覺遊了兩個小時。回到家中,思緒仍信馬由韁。打開電腦,創建一文件,取名“學遊泳”。